2歲半的米粒兒正在愉快地翻著一本低幼兒童英語啟蒙書,興高彩烈的向剛剛下班的媽媽我一一指認自己白天剛剛學會的新本領,這個是Apple,這個是Boy,這個是Cat……爸爸也在一邊樂呵呵的看著,每認出一個,爸爸就發出由衷的贊美,"寶寶真棒!","太厲害了!",我也高興得故意發出一聲聲驚嘆,小家伙更是樂得直跳,越加興奮的展示自己,可當看到Elephant的時候,她有點猶豫了,不過還是很快地說了一個音,但明顯是她瞎蒙的,爸爸就在一邊輕輕指示,剛才是不是說錯了呀,再想想看……爸爸話還沒說完,我卻發現小家伙的臉變色了,先是收住了興奮的表情,然后嘴角扁了兩下,最后終于憋不住大哭起來,我和她爸完全愣了,一開始完全沒get到她哭的點在哪里,直到聽到她邊哭邊斷斷續續地說,“我說錯了,哇~~~~”
我和她爸相視一愣,終于get到了她的哭點,我先幫她擦了擦眼淚,然后認真的對她說,米粒兒,你可以說錯的,爸爸也可以說錯,媽媽也可以說錯,奶奶也可以說錯,誰都可以說錯的。她這才不哭,小聲的問我,“我可以說錯呀?”,我說“當然了,你可以說錯”,于是,她立刻高興起來,興奮地說,原來我可以說錯呀~~~
孩子是哄住了,但我也慶幸這件事讓我意識到了我們教育孩子的不足。本是一心想著對孩子要多多鼓勵,沒想到卻用力過猛,變成了全是鼓勵了,為了讓她開心,夸張不走心的表揚居多,真誠的教育卻不夠,以至于她聽慣了全是夸她好棒的話,對于偶爾一句說她錯了的話完全不知所措,以為說她錯了就是在批評她……
我這才深深的體會到,對孩子真正的鼓勵不是一句簡單的“你真棒”就可以達到目的了,這樣只能讓孩子盲目自信或者不能接受錯誤或失敗。細細思考,我覺得對孩子真正的鼓勵首先得有真誠的交流。
真誠的交流首先需要明確的告訴孩子你做了什么,所以我覺得你很棒;你哪些做的還不太好,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所以依然覺得你很棒,我相信你通過一點一點小小的努力最終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真誠的交流需要讓孩子明白,在生活中,無意中犯錯真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人包括在你眼里無所不能的爸爸媽媽都會不小心犯錯,犯錯是人生常態,但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是你真正該學的功課,如果你能做到,我會認為你真的特別了不起;真誠的交流同時也需要讓孩子明白,故意的犯錯是不對的,比如搶玩具是不對的,火車上大喊大叫是不對的,爸爸媽媽雖然很愛你,但是不代表你想所做的一切事都應該被允許……
我認為對孩子教育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孩子價值觀的引導過程,而價值觀的引導就要前后一致,從一而終。所以,從孩子能聽懂你的話的開始,就要和她真誠的交流,避免過度夸張的一味贊揚,而是要從一開始,就真誠的告訴她,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以及,你可以說錯。
不要以為孩子小,其實,她什么都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