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這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父母雙親啊,您生養了我,撫慰我、養育我、拉拔我、庇護我,不厭其煩的照顧我,無時無刻懷抱著我。想要報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樣的浩瀚無邊!”
? ? ?在《詩經》中看到這首詩時,讓我想到了生我養我的父母。二十年的恩德,要怎么才能報答。就像詩中所說“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 ? ?沒有離開家獨自生活之前,我一直認為,我的父母,不愛我,他們只是生了我。卻沒有給我我想象的關心與關愛。
? ? ?我的父母和大多數夫妻一樣,結婚以后為了生計,選擇了南下打工。在我兩歲時,便成了留守兒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知道爸爸媽媽是什么。我和哥哥每天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個時候腦海里沒有爸爸媽媽這個概念,只知道有兩個最親近的在我的世界里。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了將近六年,爸媽才把我和哥哥接到了身邊跟他們一起生活。
? ? ?一直到我上高中,由于異地高考的原因,不得已要回老家上學,我便一個人離開了他們獨自生活。也正是這次,我才知道,原來父母給我的愛,一直都在,它們像水流過無痕,像燦爛陽光帶來光明,像春日雨珠細膩溫柔。在家時,我覺得他們很煩,什么都要嘮叨,什么都要管。吃什么,穿什么,交什么樣的朋友,都要管。每當我反駁,他們卻總是說“這是為你好,我們是你的父母,難道還能害你不成?”這個時候我便會說“你們要是真的為我好就不應該管我那么多。”
? ? ?因為老家離學校很遠,所以我只能選擇寄在學校。第一次住宿舍,心里很激動,終于實現了許久以來的夢想了。因為每次和父母吵架時,我都說我要搬到學校宿舍去住,離開他們的管制。然而事與愿違,住在學校,百般的不適應。食堂飯菜難吃,學習跟不上,生病了沒人管。我就天天給媽媽打電話,向她抱怨這一切。我以為媽媽會嚴厲呵斥我叫我要堅持。誰曾想她只是溫柔的說了一句“讀不下去還是轉回來吧,戶口我們再想辦法”。聽到這句話,我強忍住淚水說沒事,還堅持得下去。我說記得泰戈爾有句詩是這樣翻譯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我也應該做一個有歌可唱的女孩呢!伴著媽媽的笑聲我掛了電話。
? ? ?從那以后我每天照常和媽媽通電話,媽媽也一樣的嘮叨,可我卻不覺得煩了。原來嘮叨就是愛啊。
? ? ?母親生而為一棵樹,它的葉子便像她的嘮叨,雖多,卻能為我們遮風擋雨。如果過去的回憶會說話,它一定會責罵我的不懂事。
? ? ?親情一直都在,就像人的后腦勺,雖然看不到。他卻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你的生活中。愿每個子女都能懂父母的那份愛,在這個世界上,唯有他們的愛不求回報,亦是,唯有他們的愛不可辜負。
? ? ?“天之大,唯有你的愛,是完美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