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洗臉,小寶寫拼音練習
突然“哐當”一聲響
原來小寶把書桌的小抽屜拉出來掉了下來
第一反應我想過去看看怎么回事
當我走出衛生間的門時看到抽屜放在凳子上,小寶正安靜的撿地上的東西,一件件放回抽屜里
于是我停下腳步,又轉身回去洗臉了
洗漱完畢
看到小寶正用兩只小手抬著抽屜準備安放回去
抽屜不大,他可以拿動,但他還不知道應該怎么安放
我走過去問“怎么了?”
“我放不回去。”
我接過來把抽屜放好,問“抽屜怎么掉下來了?”
“我找轉筆刀不小心拉出來了。”原來是這樣
“找到了嗎?”
“沒有。”
說話間看到轉筆刀就在桌子上。
睡覺前
我問“今天抽屜掉下來時你有什么感覺?”
“害怕。”
“害怕什么?”
沒有回答
我繼續問“害怕砸到你?害怕媽媽說你?還是害怕......”
“害怕媽媽說我。”
“哦,是這樣啊?那媽媽有沒有說你?”
“媽媽,不是的,其實我是被那個聲音嚇到了。”
“哦,這是你真實的感覺呀。那你怕不怕媽媽說你?”
沉思片刻,小聲說“有點害怕。”
“那今天媽媽有沒有說你?”
還是沒有回答。
“抽屜掉來后你是怎么做的?”
“我把東西撿起來,再把抽屜放回去。”
“是的,媽媽看到了,你做的很不錯。不過抽屜你放起來有點困難是不是?”
“是的。”
“遇到困難時你會怎么辦?”
“找人幫忙。”
“是的,媽媽看到你今天做的很棒。你知道媽媽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不知道。”
“我告訴你,媽媽是用來幫助你解決困難的。出錯的時候可能會有一點點害怕媽媽會批評你,那只是你心里的一種感覺,媽媽犯錯時也會有,但是,那不是事實,事實是媽媽是用來幫你解決難題的。”
錯誤誰都會犯,批評并不會讓錯誤消失,那就允許它發生吧。
問題出現后原因已不是關鍵,而是之后應該如何應對。
避免錯誤的再次出現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有安全感,安全感是讓孩子看到錯誤、改正錯誤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長要敢于面對孩子的錯誤,接納它,給到孩子足夠的抱持和安全感,家長是輕松的,孩子也是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