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北國的陽光,早已沒了南方的燥熱,照在身上,一股暖洋洋的感覺。
宅了一天的我,走出屋門,伸個懶腰,抬頭看天,忽覺神清氣爽。遂換衣服鞋子,吆喝三兩好友,探尋屋后無名小山,美其名曰:登高望遠。
山并不高,路卻比較陡。剛開始還在一路小跑,說說笑笑,不一會始覺大腿酸脹,卻又還想撐一會,畢竟年輕氣盛,不想在一座小山面前服輸。
再跑一會,朋友二胖最先乞降:“哥哥們,不是說好的爬山么?怎么變沖山頭了?慢慢走走看個風景不好嗎?”
我們大笑:“說了讓你減肥,老是舍不得你那點肉肉,現(xiàn)在背著累了吧?”
一說一笑,也就有些泄勁了,不覺都慢下來等二胖,也就變成了徒步前行,遠觀不高的小山,爬著爬著卻覺有些高大了起來,“只緣身在此山中”,尋尋覓覓了往前探尋去。
看路邊高高低低的柏樹,再看看身邊的三兩朋友;抬頭看看樹梢的太陽,低頭看看平整的路面;往前看看前進的方向,回頭看看來時的路。一時竟有些感慨:現(xiàn)在的自己,就是正在走著人生的攀登路,何必太著急,保持體力不斷前進,終會到達山頂。
和朋友一路說說笑笑,伴著耳機里的音樂前行,偶爾被慢跑的人超過,走著走著又追上了坐下休息的慢跑者;偶爾超過慢慢悠悠晃的前行者,倒也沒再被他們超過;偶爾也有放棄繼續(xù)前行的人下山從身邊經(jīng)過……
終于攀爬至山頂,忽見一亭子,四周豁然開朗,站到亭子邊憑欄遠眺,遠近風景盡收眼底,忽生無線豪邁之情,果然無限風景在頂峰,之前爬山的苦與累在這一瞬間都已煙消云散。
讀萬卷書,還需行萬里路。在山頂徘徊數(shù)十分鐘,欣賞周圍美景,感悟天地壯闊,看遠近房屋盡在腳下,心情大為愉悅,遠比宅在房間里看視頻看別人文章所收獲的快樂多得多。
再看看來時的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果真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走過了到山頂了,才有切實的體會。
下山路上就輕松多了,幾乎抬腿就走,不用耗費多少體力,卻不由自主想起南宋楊萬里的詩句:“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下一次再爬上山頂一覽眾山小又要經(jīng)歷一番磨難了。
一段時間以來,都是在過著比較快節(jié)奏的生活,尋尋覓覓忙忙碌碌,好像人都浮躁了好多。偷得浮生半日閑,終于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爬個山,看看風景,享受了一把慢下來的生活,放空自我的感覺真好。
都市快節(jié)奏的生活,使你我奔波于滾滾紅塵之中,走的快了,會不會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fā)。
秋高氣爽日,登高望遠時,愿你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閑,找個時間爬爬山看看風景,運動一下久坐辦公室的身體,呼吸呼吸些新鮮空氣,排排胸腔中的濁氣,享受一下慢下來的生活,再出發(fā)時定會有更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