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這是電影《一九四二》開場旁白。我特喜歡這種將具體的某事件放入整個時代大背景中去,因為會突然發現這點事放到整個時代中都不算事,但這點事對于一些人來說確實是個大事。
? ? 人物a。人物a是我的初中同學,上學時學習一般,長相一般,沒什么意外估計這一生也就一般般了。畢了業再無聯系,生活再無交集。社交網絡可以避免遺忘,準確的說是能夠提醒你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他發了一條動態,配圖是他和一家小飯館的合影,小飯館是他開的,也算是事業有成。這哥們上學時雖沒有無私奉獻,但卻一直默默無聞,沉默寡言。現在看此照片微胖發福的身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聽說年底要結婚,不得不感嘆,此人才是人生大贏家。你眼中別人的一般是靜止的,而別人的一般但卻是動態的。
? ? 人物b。我突然發現接觸了這么多人,能夠記起來的大都是同學,沒錯,人物b是我的高中同學。我記得當時我們關系還不錯。但卻忘記他是什么時候退學了,但是退學的原因我現在想起來不禁捧腹,大概是不能適應學校的規則和討厭學校的氛圍之類的。我以前可是那種看到站街女,就要苦口婆心勸其從良的那種人,我得懸崖勒馬,不能任其墮落下去,記得當時說了一大堆人生道理和臆想的社會經驗。只可惜他退意已決,任我怎么苦口婆心他都無動于衷,最后不得不拋出了殺手锏。我問他:學費都交了,退了學還能退嗎?答曰:否。結果過了幾天他還是來收拾東西走了。
? ? ? 人物c。唯一保持聯系的是人物c,和身邊絕大多數悲觀的人相比,他算是樂觀的一個。雖然有時也會疑惑,但都能自我釋放。曾經我們倆在一塊那時候交流人生理想、江山社稷什么的,也會彼此感動和自我感動,那時我認為他是有“人文情懷”的理科男。現在我們聊得越來越少,前兩天再和他聊天,被他一句話觸動,他說:“這幾年,我覺得世界上要改變的事情越來越多,可我越來越明白,自己能改變的只是一小件。”我說:“沒錯,你還想怎么樣”。以前他格外喜歡李敖,我說這個作家太流氓,通篇文章全是生殖器。他說這是一種文化,你不懂。不過他現在也少有提到他,因為他怕寫論文時里面全是用生殖器來論述大道理。他問我現在還寫東西嗎,我說憋不出來了。他又問那理想呢,我說成為有錢人啊。
? ? ? 每個具體人物放到時代大背景之下是那么的渺小。我們大都不是站在風口浪尖上左右這個時代的人,而對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來說,我們所經歷的事與己而言就是大事。
? ? ? 一八年的今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八年前的今天,騰訊成立;今年的今天我感冒了,這對我來說確實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