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場修行,理解,方能慈悲。
早上六點多,我像往常一樣洗刷收拾,小兒子也醒了,老大卻還睡得很香。收拾個差不多時,我就提醒小兒子:“寶貝,你也該洗刷換衣服咯,然后早一點去幼兒園。”
“可是我今天不想去幼兒園啊!”還有些睡眼惺忪的他撅起了小嘴。
“額……為什么不想去啊?”我把用毛巾捂著的臉轉向他。
“沒有為什么,就是不想去呢!”他的聲音里開始有些不耐煩。
上個星期小兒子發燒、咳嗽,原以為兩三天就能好的,不想持續了一周的時間。昨天星期一他剛剛恢復了去幼兒園,今天一早卻又鬧情緒了。也許是上個星期生病在家,正好媽媽也休班,整整陪了他一周的時間,娘倆簡直是24小時形影不離了。昨天去了幼兒園也許沒遇到什么能讓他提起興趣的事,想想還不如在家賴在媽媽懷里舒服,所以今天一早就不想去了。
在這個時候,我和孩子媽媽的觀點是絕對一致的——病已經好了,沒有什么特殊原因,不能鬧情緒不去幼兒園。先把態度給他表明了,原則性的事情不能由著自己的小性子。
幼兒園雖然不像學校那樣有嚴格的作息時間,但也同樣是一種集體生活,同樣要求孩子要遵守一定的制度,以使他們從小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在孩子撒嬌不想去幼兒園時,家長心一軟就答應了,那他就會有下一次的不去,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長此以往,做父母的我們就會在孩子面前一步步妥協并漸漸失去原則性,待他進入小學直至中學也勢必會“變本加厲”的提出各種不合理甚至無理的要求,到那個時候,你再后悔為什么小時候沒給他樹好規矩就為時晚矣。
……
小兒子去幼兒園以后,我給他老師發了個信息,說了說孩子一早在家的情況,麻煩老師適當的時候鼓勵鼓勵他。很快,老師給我發回了他在幼兒園開心的畫面。
在此也提醒一下家長朋友們,有時間多和學校老師交流一下孩子的情況,畢竟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長,老師對孩子的了解甚至要超過做父母的我們。不要擔心會不會打擾到老師,因為每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對于每個孩子都是用心呵護的。家長只有和老師配合好,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2017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