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做規劃,單單去想未來,在我這里是行不通的。因為未來是建立在現在的自我的基礎上。那么就要認知自我,那么就要追溯,就要對自己的心態,處境,自己走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進行思考。將這些弄清楚了,才能夠更好的走以后的路。
如果用三個詞來概括自己,那么一定是“單調”,“懶惰”,“任性”。我自己都相信,這樣的人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甚至是很難在社會中很好的生存的。我就是這樣,并且深深的迷茫,深深的自卑,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覺得沒人能夠理解我,我也不能夠理解任何人。這應該是造成我性格封閉的很大的一方面原因。
也許這種底色很難改變,如果問我的志向是什么,或者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我會說,單調而不空虛。懶惰卻有動力,任性而顧大局。
因為任性,所以不能忍受這世間的一點無意義的勉強。因為懶惰,所以對于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總是拖到最后,因為單調,所以人際交往很有限,甚至社交恐懼。
我是渴望一種契機來改變我的,將我從這種境況中拯救出去。或許是一個人,或許是一件事。但是無疑,后者對我來說更為重要。
所以說,文字對我來說是什么呢。就是最重要的東西。將來更夠找到一份和文字有關的,有意義的,能夠給我帶來成就感的工作。這就是我的理想。基于這種理想,我才有可能擺脫單調,我相信不會空虛。相信自己能夠找到動力,相信自己能夠更好的安排其他的生活。煥發活力。我也越來越確定,只有文字能夠讓我擺脫這一病態的心理,只有文字能點燃一個單調的焦躁的人心中的勇氣和熱愛。
我就是懷著這樣一種心情來對待文字的。可以說是利用它,希望它能夠和我的生命融為一體。
但是,我對文字是不信賴的。對于自己的天賦和水平也是不信賴的。如果說,每天的目光一味的跟著所謂的“新聞”走,誰誰婚變,誰誰緋聞,什么什么盛行,寫一些套話來“趕”所謂的稿子。或者是寫一些死板的活動策劃,活動總結。甚至這個活動都沒有參加過,或者是根本不覺得有意義,還要完全將自己的語言和思維限制在既定的框架里。那么,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工作毫無意義。
當然,不能自己想怎么來就怎么來。也沒有人會給一個沒有什么影響力的新人提供這種平臺和機會。
當然,自己的寫作水平,認知程度和專業素養都是非常非常欠缺的。但是,現在的我就已經隱隱意識到,我一定要以文字和語言為生。因為這有這兩樣東西,才能夠讓我感到充實和快樂,才能夠讓我打起精神專心,我一定要讓它成為我一生的職業。一生都去堅持的事情。并且去影響一些人,創造一些價值,得到一些回應。
但是,我沒有選擇文學。而是選擇了外語。除了上一篇所說的原因之外。也是因為,我不敢。我覺得自己的水平有限,而且和很多人相比,我的底子并不好,不能再中文這一專業做到優秀,不能夠確定自己的進步。能夠達到什么水平,能不能學好,到底有什么用途……更不敢把全部的希望壓在文字這種聽起來很虛的這么一個領域上。我怕自己會失望,對文字失望,更對自己失望,也對未來失望。
相比之下,日語這種東西,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真的,我想放棄過去,去把力量放在一個全新的領域上。掌握一種工具,一種技術,一種可以量化稱之為能力的東西。
更是因為,這其實是一個緩沖。我忘不了我對文字的,不能說是熱愛,應該是一種期待和幻想。外國的文字也是文字。所有的文字都是建立在對文化的洞察力和感受力上的。這也是我所關注的,就是通過另外一門語言另打開一扇窗。
日語的這個專業要去應用,文字的這種信仰不能丟,英語的這種基本工具也不能忽視。這就是我對自己最核心的要求、但是,最終,我都還是希望,能夠將我的體會落實到文字上的。
我是一定想要考研的。至少要去嘗試。那么是選擇考日語有關的研,還是文學?當然,考研的本身就是一個挑戰。是否順利,是否成功都是一個未知的東西。那么在這種難度的基礎上,跨專業考研就是一個更難的事情。我要不要冒險,又能否堅持。
后來決定如果有機會,還是專攻日語。
關于輔修
當初就覺得輔修是一定的,不得不說我做的一些選擇都是比較沖動甚至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是,我只是覺得如果不做,就會去后悔。
但是同樣我也是猶豫的,到底是要輔修人力資源,還是漢語言文學呢?畢竟要去花費時間和一定的精力。對未來沒有幫助,獲得不了一點益處和競爭力也是得不償失的。這樣考慮的話,人力資源似乎是很實用的。也有學姐作為榜樣,很有成為未來優勢的可能。但是我還是放棄了。因為不感興趣就是負擔,就算不管學習什么,學習的本身都是困難的,不舒適的。就算辦公軟件方面確實是我的一大短板,但是我還是不要這樣的勉強。于是我最后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將幾乎一整個周日給它。并且決定一定要堅持到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要努力的拿到雙學位。雖然這個雙學位沒什么公信力,但是我一定要去堅持。不管怎樣,都是我的決定。
當然,現在還看不到那么遠。未來的路上,會有什么樣的驚喜和收獲,什么樣的挫折和打擊。我都不知道。或許只是有始無終,沒有什么用途也未可知。
雖然開設的課程我并不是全都喜歡,但是也還不錯了。只要給我一個方向,我就愿意去學習。才上了短短的不到一學期的輔修,其實收獲還是有的。對我是一種督促,不能與文學脫節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給我引路。我想我是充實的。不過需要努力,再努力。
那么怎么努力?這就涉及為我最關心的,也是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我的口才和表達。當然不只是用嘴說話這么簡單。這背后有以強大的自信和自我認知為基礎的心理素質,有以敏銳的見解和邏輯思維為基礎的知識體系,有以豐富的經歷和淡定態度為基礎的優雅氣質,等等。這就是我最終要達到的外在目標。怎樣定義自己,如果性格不能夠完全顛覆,那么要去走什么樣的路線。
做不了成熟優秀的氣質美女,過不了高級漂亮,精致的生活。沒有眾人的欣賞寵愛。也許我的人生過不成一首詩,那么就成為玻璃杯中的水。平淡又平凡,甚至杯子忘了蓋蓋子的時候,還會落灰,有點尷尬,有點清冷,有點被遺忘。但是那又怎么樣呢,只愿不去落入泥土之中,不去掉落粉碎。在太陽的照耀下,也會反射出光來。玻璃和水在一起,就夠了,追求我平凡的快樂,就好了。
發出自己的聲音
其實這也是和性格有關的。我應該是一個內向的人。可以說,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如此,在不同的群體中都好像是那個格格不入的,容易被忽略和無意孤立的存在,甚至是最基本的交流都會出現障礙。也許是別人覺得很簡單的事情,我做不到吧,所以我渴望我將來能夠做到。渴望發出自己的聲音。渴望那種被重視,被在意,被關注的成就感。
發出自己的聲音,就是將自己的東西傳達出來。首先是要有東西。然后就是,先利用好中文的這個語言媒介。
怎么有東西?光去看書,光去上課,甚至是學習都是沒有用的。要成為自己的東西,就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情感體系、
那么就要去記憶,去反思,去吸收,去歸納總結,去有邏輯性的思考。思考很重要。實踐也同樣重要。在這方面我的起點是很晚的,甚至可以說是有缺陷的,從小到大這么多年積累的缺陷。但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堅持,要去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達到目標,可以記住很多事情,可以處理好很多事情。
那么有了這些基礎之后,才是一個輸出的過程。不光是外語,中文也是一樣,首先要學會去復述。這是一個大學問。另外說自己的東西的時候,除了勇敢之外,也要去關注別人到底想不想聽,想聽什么,然后去調整自己的語言。
我的人際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卡在這里了,這是定要改進的地方。
最后,以我現在來說,對不同職業的認識,以及選擇性都是很局限的。包括模擬面試,那種進入公司企業的銷售啊,市場啊這種對于“職場”的代名詞,我是極其排斥的,應該也做不來。又因為對于日語方面的就業來說,我仍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方向。所以,對于一些職業,只能靠個人的“想象”和“聯想”。
除了我前一篇寫的和日本文化有關的文字工作之外,還有一個隱隱的“理想”在召喚著我,那就是,紀錄片的編輯。
首先,我對紀錄片是有著感情的。它和電影不同,它不是虛構的,藝術上的創作性表達和加工相對來說少的,它是生長在土地之上,切實的反應一定社會問題的,或是不同群體的特殊生活。首先我認為,這是一份非常有人文意義的工作,能讓人和我們生活本身,和我們腳下的土地,廣大中國去融合在一起,對自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和人生的體會。是有一種責任感和厚重感在里面的,會讓人產生想要去做好它的動力。相對來說,文字是蒼白的,和一個好的團隊配合,用畫面的力量去展示這些東西,去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真實的東西,這是只有紀錄片才能做到的事情,也是我能想到的,和我的追求是相吻合的。
或是關于某個人物某個具體事件,歷史也好,現實也好。紀錄片獨有它的魅力。
關于拍攝和視頻制作,我不會。但是我可以負責收集資料,去做一些研究,一些基本的溝通和聯系。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認識一些不同的人,經歷一些不同的事。
最初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柴靜,看她的書,雖然能體會到那份艱辛和不容易,但是我卻仿佛從她的文字中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方向一樣。就是要做到那樣的深刻,對社會,對人有著更多的理解。做不到柴靜,白巖松那樣的出色。但是我希望能在里面做一個微小的螺絲釘就可以。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使自己變得更加專業。更多的發揮自己的價值。
在這一過程中,我要做些什么呢?
無非是多讀書,多思考,然后去寫作。包括看一些電影和紀錄片。一些專業一些的書籍,比如紀錄片,比如媒體。
還要增加自己的工具技能,比如ppt,word等辦公軟件。
附:關于學習的態度和導向
什么是真正的努力,就是有方向性的付出,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同情自己一。這是我從《挪威的森林》中體會到的感受之一。為什么要做這個職業規劃,其根本目的就是讓自己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在這過程中的美好期待以及挫折阻礙。這些,都會為自己的現在起到導向作用。
包括我之前聽保研考研分析會,那些優秀的學長學姐全都擁有這種特質。
所以,要想一想未來。要將自己置身于切實的環境與場景中才能想得更好。關于這個,我又有一點想法,就記在這里。
如果我今后去日本交流的話,那么該如何與真正的日本人對話?是不是張不開口?
我將來面試,當眾發言的時候,能不能將自己獨特的專業觀點傳達出來,做到條理清晰的闡述讓人印象深刻?
以后如果我的工作需要用英語和人交流,能看得懂英文文獻,那么我可以嗎?
面試
交朋友
考研什么?
英語日語交流,考級
從娛樂和生命出發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