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與資源配置
最近工作上面遇到一件事情,起因是上級單位要求各部門整理檔案,這些日子忙,把這事給耽擱了,昨天領導問起,說要今天交,才想起來有這檔子事。本來,上級交給的任務,應該按時完成才對,之所以遲遲沒有去做,倒不是因為懶,或者沒有責任心,只是這件事情,站在我的工作崗位判斷,實在是一件浪費時間,而且對我本職工作沒有任何益處的工作。屬于四象限中“既不重要也不緊急”一類。因為這件事情,我停下來思考了一下最近幾年的工作,發現我所做的事情,有一部分是在浪費時間。雖然也運用了待辦清單、四象限等方法,效果不是很好。
然后,我把工作簡單粗暴的重新分類:
001.有用的工作。例如全年設備維保計劃,設備故障處理,現場管理等等。
002.沒用的工作。例如報帳貼單子,整理文件檔案,處理修理燈管,水龍頭這類的報修單等等。(僅僅是這些工作對于我而言沒用,而不是工作本身沒用)
重新分類工作后,對時間也進行了重新的分配,一下子,思路就清晰了很多,也擺脫了工作什么都做,什么都沒做好的困境。
今天的晨讀,討論的是戰略與資源配置的問題,結合我最近的思考,對我而言,目前需要處理多項工作,要選出對我自身能力提高的工作項,將時間分配給它,才是資源合理配置。那么,沒用的工作就不做了么?并不是,要去做。因為這類工作不需要動腦,那么就在工作累的時候,當作一種休息去做。
接上文
什么是有用的工作?什么是沒用的工作呢?
我定義的有用的工作是,對自身能力有提高的工作。
而我渴望提高的能力包括:
001.解決問題的能力。
082.現場管理的能力。
002.人員管理的能力。
004.具備制定全面設備維保計劃的能力。
005.統籌安排的能力。
等等……
與以上有關的工作,都是有用的工作。反之,就是沒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