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重陽節,因為組織了這場活動,因為錄下留守老人千里之外兒子祝福語的這個創意的得到眾多一線媒體的關注,也因為那些最溫暖的笑容和背后的故事,讓自己對家的意識、留守老人的問題有了覺醒。第四張圖片的老人的兒子在四川工作四十余年,相距千里。活動最后,不愿離開,慢慢的拖著不利索的雙腿,移動到后臺,想再聽聽兒子的一分半鐘的祝福語,老人很堅強,淚水沒有落下,本來大家已經準備撤走設備,也都停了下來,陪著老人舒緩哽咽的情緒。本來演出活動的目的是讓老人們開心,可是,因為留守問題的客觀存在,蒙上了一層薄霧。都說父母的愛與眾不同,他們愛的目的是讓孩子可以離開自己獨立生存。為人子女,就該為了所謂的夢想和野心越走越遠嗎?求學可以理解,若人生規劃里面,沒有絲毫家人的位置,就算你在耄耋之年,千里之外成了人生贏家,走到了巔峰又怎樣,一年只回一次,真的要這樣嗎?是就近的錢不好賺,還是飯不好吃?非得越走越遠嗎?你是有多恨你的家人,要一走了之?緊鄰日本的殺老案件的源頭離不開家庭觀念的淡薄變化。本立道生,對家人的敬、孝、愛是屹立中國千年不倒的幸福之源。無數的錄音里面,我聽到了太多的愧疚,似乎可以感覺到,若是可以創新選擇,他們會選擇離家不是太遠的地方作為創業基地,考公務員、做老師或是自由職業者。第二個感觸是,一個人笑得最自然的時候最美,奉獻精神爆棚的時候最自然,簡簡單單,開心奉獻。感謝五年前有緣和諸位相遇,感謝活動參與者的全力支持以及后續媒體的報道讓更多人關注了老齡化的問題祝福那天的所有人在下一個五年更加精彩幸福祥和的生活。或許有人會說,離開是沒辦法啊!其實,永遠不會沒辦法,只是你不愿選擇,不敢選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