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開啟的一段旅程

好像做了一場奇幻漂流記般的夢,驚心動魄的情節,跌宕起伏的過程。快樂與悲傷的交織,感動與感嘆的混淆。一路坎坷,不忘信仰,堅定遠方,與現實中的老虎戰斗,與心中的老虎博弈,成長的、經歷的、收獲的,最后的最后都以一份無聲的答案作解,完美結束。

不凡歷程,不虛此生


或許永遠不會有少年派的經歷,亦即永遠不會體會到少年派的成長。但我想,每個人一生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次獨屬于自己的奇幻漂流。或關于苦難與信仰,或關于挑戰和夢想,亦或如我,關于感恩和成長。

一個平常的下午,卻接到一個不平常的電話。電話是國際處港澳臺辦公室曹老師打過來的,通知我加入一個群,并按要求及時準備好赴臺材料。掛完電話后,心里卻在嘀咕,這是真的嗎?真的嗎?下學期真要去臺灣了!?心里泛起巨大的波瀾,久久不能平復,或許太激動,也或許是來得太突然。難以置信。就像前一秒還在祈禱,后一秒就看到星光燦爛。這樣的心情起伏,跌宕變化,回想起來,都不知用什么去形容這種無比幸福美好的滋味。人生第一次。終生難忘。

后來,國際處組織開了一次會議,主要是國際處領導、老師、輔導員共同與我們此次赴臺交流學習的同學進行溝通。印象最深和給我最大感觸的要數國際處兩位領導分享了他們曾經的求學經歷,以及鼓勵我們出去交流要怎樣合理地安排時間,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會議結束后,心中滿腔熱血,充滿了對老師和學校的感激,也開始憧憬獨屬于自己的臺灣求學之旅。那段時間,整個人都特別有精神,做什么事兒動力也特別足,因為要去感受一種不同于大陸的教育方式。充滿期待,信心滿滿。閑暇時間,總會打開電腦,搜一些什么來臺必做十件事必去的十大景點一類吸引眼球的內容看看,然后寫上滿滿的計劃,告訴自己一定要一一去實現。

就在這樣的憧憬與興奮中,啟程的時間悄悄到來。帶著愉悅的心情,提著行囊,滿腦子的構想,簡直像一個小孩要去外星球似的坐上了飛往臺北的航班。

flight to Taipei

飛機準點降落。知道此刻的自己,已置身于寶島的這塊土地上了,壓抑著心中激動的心情。緩緩走下飛機。但內心萬馬奔騰般的咆哮,似乎要向全世界宣告,臺灣,我來啦!

臺灣初印象

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不適應的、不熟悉的都要慢慢接受。為了讓生活步入正軌,一步一步地接觸著這座我要生活四個多月的城市。坐公車,搭捷運,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去書局訂購教材等等。才真正的感受著太多的不同。

臺灣的公車就算在站臺,想上車也是需要招手示意的。下車也需要按鈴,否則司機是不會停車的。公車是分段收費,所以上車時要注意是上車刷卡還是下車刷卡。第一次的尷尬就是坐公車,以為和大陸一樣。所以傻傻的等著車來然后疑惑地看著車走,很是詫異。后來才發現想上車是需要招手的。后面雖然坐上了車,但是到站時,忘了按鈴,還傻傻的去問司機為什么不停車。原來又是犯傻忘按鈴了啊。

公車內部

臺灣的街道雖然也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但是給人的感覺卻要窄很多。給人十分擁擠的感覺。因為臺灣沒有禁摩,所以大街小巷上處處都是騎摩托車的人,那場面非常壯觀。第一眼看見的人,無不震驚傻眼的。臺灣人把摩托車叫機車。大量機車的使用,也就造成了隨處可見的機車維修點。這些都是獨屬于臺灣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臺灣街道的房屋,并沒有像大陸那樣修得光鮮亮麗,整整齊齊的,給人的感覺像是大陸八十年代的老房子,給人一種古樸陳舊之感。與心中所想象的寶島還是有點兒差距。亞洲四小龍,居然這么落后?我質問著自己。后來才發現,其實臺北的商圈、中心地段還是相當繁華。但是心里總覺得這種落差過于太大,一座城市,僅僅如此短的距離,卻似走過兩個世紀。心想,大概是臺灣對古樸建筑的一種保留吧。所以我也并不能因此去評判其經濟好壞和城市的繁華程度。

臺北標志建筑——臺北101

臺灣和大陸最大的區別還要數隨處可見的便利店。臺灣的便利店有類似于我們大陸的小商店,但是其功能和服務卻十分強大。你可以在便利店里存取錢,加值悠游卡(一種可以在全島便利店刷卡消費、坐公車、捷運等的多功能的卡,類似于我們學校的一卡通,只是其使用范圍更大而已),購買各種門票、火車票,你也可以在便利店里買到你所需要的基本生活物資、零食、便當、雜志以及數據線等。十分方便。

歡迎會

臺灣給人第一印象當然要數臺灣人了。著名導演李安曾說過: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當我來到時,才真正地感受到這句話的魅力。從一下飛機,就被臺灣濃濃的人情味所包圍。東吳大學熱情認真地接機志工以及和藹的校車司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臺灣人輕言細語有點嗲的臺灣腔,十分溫柔好聽。臺灣人除了人情味,最讓人佩服與學習的,還要數臺灣人的禮貌。這是我到臺北第一周感觸最大的發現,也是我去臺灣后最大的收獲。臺灣人似乎把禮貌用語當做口頭禪,滿大街都是謝謝。上下車司機和乘客會互道謝謝,點餐買單服務員會給你說謝謝,請教同學問題同學會對你說謝謝等等。才開始很多不能理解,明明應該謝的是你,為什么還要你說謝謝?后來慢慢地理解,臺灣使用禮貌用語是從小開始的,并在整個社會環境下所養成。印象之深,大概是因為從中感受到的一種心暖和榜樣。

這些都是我在臺灣第一周準備生活物資和學習用品時,在學校里和學校外所收獲的最深刻最難忘的臺灣初印象。

臺灣和大陸的大學差異

要談臺灣和大陸的大學差異,首先要談臺灣和大陸大學的教育方式。臺灣的大學上課教室都是單人單座,小班教學,課堂氛圍活躍,不懂的可以馬上提問,而大陸的大學則基本都是大教室上課,課堂沉悶,一百多人聽老師一個人講。再者就是臺灣的大學教材基本都是英文的原版教材,除了個別的中文系是中文教材,其他系很少會用中文教材。而大陸的大學,除了英語類的專業,可能很少專業會選擇原版的英文教材。在接受了這兩類不同的教育方式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在學習同一個知識的情況下,還能提高英語技能,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而且從原汁原味的定理和推導中,所感受的思維,翻譯版本和原版教材還是有距離的。而且我認為,臺灣的這種教育方式對于臺灣的學生出國留學,去往國外更高的學府深造,是有很大幫助的。

上課教室

再者就是,因為小班的精品教學,臺灣東吳大學數學系大一大二所設置的基礎課程,每周都會有2個小時的演習課。演習課的教室十分自由,課堂也十分輕松,是由助教進行知識點的復習和習題的答疑,助教一般是授課老師所帶的研究生。演習課大部分時間還是同學們登臺講解習題,登臺的表現也將作為平時分成績考核的重要指標,所以演習課上對知識的溫習和加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收獲也毋庸置疑。相比于臺灣的小班教學,大陸大學中的演習課要實施起來難度可不小。因此,可以想象要想取得與臺灣大學生同等的成績,可能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

演習課教室

說到上課的區別,就不得不說臺灣和大陸大學對學生的成績考核的考核方式。臺灣的大學考試主要設置兩次大考,期中考和期末考,這兩次大考由授課老師出題,其次就是平時2-3周可能會進行一次小考,試題由助教從演習課中選。這些考試都會按不同的比例算入最后的期末成績。而大陸的大學普遍只有期末考試。這兩者的考核差異,我最深的感受的就是,在臺灣學習,時常覺得有考試來臨,學習緊張感較強,但學習壓力不大。而在大陸因為只有期末一次考試,平時學習緊張感較差,而且期末復習壓力巨大,知識點繁多。對于這兩種考核制度,我也不能做出孰好孰壞的評判。只是感覺把期末考試的比例分配到平時,對于學生來說,確實是減少了不少壓力和負擔。

在學術交流上,臺灣和大陸的大學差異也是蠻大的。在東吳大學交流期間,隨處可見張貼在校園里的關于什么什么的研討會的宣傳報名,關于講座的宣講卻很少。而在大陸,關于學術上的交流,對于本科生而言還是以講座為主,而研討會什么的似乎真不多見。在東吳大學學習期間,參加過好幾次由數學系主辦的研討會。才真正地感受到,研討會和講座的區別是有多么的大。研討會一般只有幾十個人,主要是由來自不同學校的從事相同領悟的牛人展開討論,其余人也可以隨時加入提問等。主辦研討會的單位一般會為每一位與會者提供飲料、甜點等,營造一種十分溫馨輕松的討論環境。在參加的幾次關于數學方面的研討會中,自己明顯能感受到從中所得到的提升。相較于講座,這樣的學術交流,對于一個大學生思維的開拓幫助是不言而喻的。我不得不承認,與講座相比,我是更喜歡研討會的形式去進行學術交流的。

東吳大學正校門

臺灣和大陸大學關于大學校園氛圍的差異,我想我畢竟只在山大和東大學習過,并沒有在所有的臺灣和大陸大學學習過。所以關于大學校園的氛圍,我就只談談我們學校和東吳大學的區別。東吳大學是臺灣的一所教會制的私立大學,學校相較于公立大學,硬軟件設施都是要高一些的。所以校園里有各類的同學參加著各種自己喜歡的活動。總給人一種學校時刻都在舉辦什么大型活動似的,一派熱鬧場景。其中功不可沒的要數,東吳大學的社團。東吳大學的社團和我們學校的社團從本質上差異不大,都是志同道合的一幫同學在一起玩耍,但是東吳大學的社團把整個學校弄得生龍活虎生機勃勃的,無時不刻都能看到學校空地的一群跳舞的女生或者在廣場一群表演唱歌和話劇的同學等等。而相比于臺灣的大學,我們學校的社團的影響力和活力上,稍有遜色。因此,從臺灣的大學校園氛圍中所能感受到最深的就是校園活動的多樣化和大學生的活力四射,但是不足的時,校園活動的豐富熱鬧,就造成了圖書館時常冷清的狀況。這相比于我們學校就算平時圖書館也經常爆滿無座的苦悶場景時,臺灣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上是欠佳的。所以能明顯的感受出,我們學校的學習氛圍是比東吳大學的學習氛圍好很多的。如果我們學校能有東吳大學豐富熱鬧的社團氛圍,那就完美啦!我也能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于我選擇,我還是喜歡我們學校的校園氛圍的。

臺灣文化

因為臺灣獨特的氣候、海島的地理位置以及歷史原因,臺灣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結構。

語言上,獨居特色的臺灣方言是臺語和客家話。官方用語是國語,和普通話差別不大,只是存在用詞和讀音的細微差別。

夜市

飲食上,日式餐點種類較多,中式餐點則偏向于福建口味。我是屬于那種喜歡吃辣重口味的人,所以在臺灣的飲食上至始至終都沒有習慣。但是臺灣有一種飲食文化,不管什么口味的人,都會愛不釋手。那就是臺灣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各類夜市,琳瑯滿目勾起食欲刺激味蕾的豐盛小吃,在夜市應有盡有。每次去夜市,我想不止我一個人有這種感受,想吃的太多只嫌自己胃太小。臺灣的夜市儼然已經成了臺灣的一種飲食文化,成了臺灣的一張名片,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去體驗享受,讓人流連忘返。但我最喜歡的還要數臺灣的各類冰品和水果啦。

夜市水果攤

除了夜市文化,臺灣最吸引我的還有臺灣的街頭文化。因為有夜市的規范管理,所以臺灣的街頭看不到像大陸街頭的擺攤設點賣東西的現象。近而,對于街市的利用中,就涌現出了一大批街頭藝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歌唱。我剛到臺北的第一個月里,第一次去西門町商圈,遇見了至今難忘的一位年輕帥氣的饒舌歌手,特別勵志。他用他獨特的歌唱方式和說唱技巧,讓路人駐足,聽他講訴他的街頭賣藝的勵志故事。從高中開始每個周末提著音響到西門町商圈來說唱,從開始的沒人聽,到練就了現在擁有無比說唱技巧能留住路人的魅力。一路坎坷,被人嘲笑,家人不理解,但他不放棄,堅持著,為了心中的饒舌歌唱者的夢想,在每個周末西門町努力著。他說他在西門町唱了七個年頭了。因為熱愛,因為夢。聽后不止我一人鼓掌打賞了,我想大多數人是對他的一種支持和鼓勵吧。于我,再加一份對他的感謝和敬佩。對于自己夢想執著的追求,努力與拼搏的態度,受益匪淺。這大概就是我為什么特喜歡臺灣的街頭文化的原因吧。因為我總可以從平凡的人們中去發現感動,去學會努力和拼搏。后來也在不同的大街小巷看到了各類不同的街頭表演,有情侶一起獻唱小幸運的,也有表演雜耍的等等。但最震撼我、感動我的、難忘的還是這位饒舌歌手。

關于饒舌歌手的朋友圈日記

臺灣的街頭文化,除了我剛說的藝人所營造的街頭文化,還有一種就是各類民間團體所營造的政治文化。由于兩岸特殊的關系,不同的民眾持著自己不同的看法,來到街頭表達自己的意愿請求。因為島內的言論自由,所以常常都可以在某些人員密集的商圈看到充滿政治色彩的街頭宣傳。如“臺灣獨立”“一國兩制”等標語。對于我們這些學生而言,常常只是看看,把想法表達在心里就好。

西門町街頭

臺灣的風土人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優美的寶島養育的臺灣人真的十分受人喜歡。這兒就簡單說說臺灣人在公共場合所做的一些小細節吧。在臺北生活,坐捷運出行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高峰期,人們也會井然有序的排隊,遵守先下后上的順序。坐電梯都會保持靠右站,把左邊留給趕時間步行的人。臺灣的公廁每秒都有人在打掃,維護得十分干凈。臺灣人十分有信仰,尤其信仰媽祖。所以在臺灣能看到很多媽祖廟,而且也能看到人們在特定的時間,穿上華麗精致的衣服,在街上游行,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臺灣人在很多中國傳統民間習俗上的保留上做得還是十分完好的,祭祀的習俗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臺灣還有一大關于景點開放的特色,例如在大陸,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等國家行政辦公地是不對外開放的,但是在臺灣,總統府和立法院等政府機關單位都是對外開放的,并且還有專門的人導覽講解。對于老百姓來說,能參觀領導人的辦公地點等不得不說是一件極其興奮和高興的事。

總統府

體會臺灣最純真的風土人情,在臺除了學習之外,旅行也是必不可少的。旅行過程中,總會看到當地很多的特色。印象最深的就是臺灣人對涂鴉的出神入化,去了很多地方,在捷運站、道路兩旁的墻壁等很多閑置的地方,總能看到各種可愛萌萌噠的卡通形象,想必對于很多人來說,對于這些都是毫無半點抵抗力的吧。其實在臺灣最愉快的事情,除了吃當地的小吃外,和當地人交流溝通也是一件十分愉悅的事情。記得在臺中等公車的時候,遇見了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身體十分硬朗,精神矍鑠,很難猜出她的真實年齡。奶奶在與我們的溝通中得知,我們是大陸來臺的交流生后,從開始的簡單問候,開始變得滔滔不絕地介紹臺中的景點和特色小吃什么的了,時不時的也會爽朗的大笑起來。奶奶當時給我的第一印象除了熱情好客外,就是奶奶豁達開朗的心境。

在臺灣的學習與生活

在臺灣的學習和在大陸的學習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上課和自習。只是上課,老師采用的是半英語教學和全英語板書,每堂課的知識點比我在大陸上課時要少很多,所以在學習上面也就沒有什么過大的壓力,十分輕松。只是課下復習時,相較于在大陸時,會增加一個背專業術語的環節。東吳大學的老師都十分盡責,也都非常厲害,我專業課上的好些老師都是在美國頂尖高校學習深造過的數學大牛,對學生卻十分謙卑和藹,他們每周都會告訴同學們一個office time,也就是我們有什么問題可以在那個時間段直接去他辦公室找他請教和討論問題。開學初期,因為還不太適應,所以我就經常在office time去請教老師問題,從中受益頗多,所以對老師們認真的態度和教學安排的設置,都十分喜歡和感激。東吳大學也給學生提供了足夠大的學習空間,九層樓高的圖書館,再加上兩個自習閱覽室、一個電子閱覽室和很多研討室。而且每個自習的地方裝潢都特別溫馨,讓人有一種進去都不想出去的感覺。而且圖書館有一層樓,提供各類漫畫,供讀者閱讀放松。圖書館的獨立小隔間,以及四人小圓桌上配一盞小臺燈,對于我一個喜歡獨立安靜學習的人來說,簡直是愛到無法自拔。

系際杯籃球比賽

東吳大學的夏季學期和我們學校一樣,也會舉辦運動會和各類球類比賽。對于我一個熱愛運動的人來說,簡直是一件無比幸福美好的事情了。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和一個西班牙人、一個德國人、一個馬達加斯加人以及三個大陸人,參加東吳大學的系際杯籃球比賽。比賽分小組賽和淘汰賽,十分正規。因此我們也十分重視。所以,我們經常一起在課余時間練球玩耍。慢慢地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也會經常一起約飯。在小組賽中,因為輪換陣容太少,體力跟不上,最終一勝兩負的戰績沒能進入淘汰賽。但是我覺得并沒有什么遺憾,因為我從中學會了特別多的東西。尤其是自己的口語能力以及從外國人身上所學會的那種對于勝利的渴望態度。后來也陸陸續續參加了系際杯桌球比賽和系際杯羽球比賽。由于都是個人比賽,并不需要什么團體配合,所以從中感受到的大多是球技的思考。在參加的所有比賽中,最使人感動的,不得不說隊友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啦啦隊的送水等的細心照顧。

系際杯桌球比賽

由于東吳大學是臺灣的私立大學,硬軟件的配備都是相當的齊全。對于我而言,除了學習上的配備外,我尤其喜歡去東吳大學的免費健身房。器材十分齊全,空氣也十分清新,房間里還有動感的健身音樂。在每個涼爽的下午,走進健身房鍛煉鍛煉,出出汗,想必對于每一位熱愛運動的人來說,這都是一件無比愜意的事情。除了健身房,東吳大學的運動場上,平時運動的人也非常多。主要以打籃球、排球、棒球為主,所以有時間加入和他們一起玩耍,也不失一件幸福的事情喲!只是每次和他們玩耍后,總有一種被虐哭的憂傷。然后告誡自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還需要加強鍛煉。

健身房

除了參加以上項目外,作為東吳大學交流生特殊的身份,國際處也會定期舉辦許多活動,增加我們交流生與臺灣本地人的交流和學習。比如舉行趣味運動會、美食大比拼和闖關小游戲等。所有的活動形式都特別新穎,參與其中,總會收獲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而且,國際處還會舉辦許多和校領導的互動活動,比如和校長一起騎行,超遠距離的。考驗體力和意志力的絕佳體驗活動。其次,不得不說的就是東吳大學國際處對交流生舉行節日慶祝的活動。清晰地記得,端午節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聽歌聊天吃粽子,玩端午節知識競猜游戲等。給當時我們異地求學的孩子們,一種無比溫暖、家的感覺。還有就是,學校也在我們到校時,為我們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歡迎會,也在我們即將離校時,為我們在大飯店舉行隆重的歡送會。到校時的激動開心氛圍到歡送會的感傷離別愁緒時,給我內心帶去無比的傷感和巨大的思考。這一切都給我在臺交流學習期間,增加了無比豐富的可回憶的記憶。感謝這段開心的、感動的、難忘的的時光。

總的來說,在東吳大學豐富的學習生活中,自己還是十分滿意和開心的,也想必這段經歷也將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生難忘。

附:歡送會當天日記

畢業了,guy

farewell party?

每天清晨醒來,都發現被豬拱了般的雞窩發型。我都難以接受。我就在想,每晚睡覺中到底發生了什么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以致醒來變鬼一般的模樣。

想起今日有個重要的farewell party,心想又會遇見很多新鮮的人,還是不要這么邋遢不注意外表啦。想想也是,都一個月沒有剪頭發了,任其自然生長節外生枝一派茂盛的景象(哈哈,貌似用詞偏頗),自己慢慢地也覺得這樣不好。所以心想下午上完演習課還是去上次那個帥氣臺灣小哥那兒剪個青春活力的小短發吧。上完演習課,洗了個澡。擦干后。就突然心疼錢了。嗚嗚。最后的最后思想的掙扎,竭力安慰自己現在挺好的,可以見人。小插曲。都怪臺灣男生太帥女生太可愛,我這么邋遢不注意形象的人都開始想有所改變了。嘿嘿。

和小美的留念

在收到email那天,我就覺得這應該會是一場不同尋常的一次聚會。與之前任何一次我在臺北感受的別樣都該與眾不同。海霸王大飯店。一進大廳,沒有熟悉的人影,習慣地去找樓梯往上爬。走在二樓似乎感覺到一片熱鬧,熱情的服務員連忙招呼。當我說請問東吳大學今兒在哪兒時。他查了查,禮貌地告訴我,請上五樓。和在路上遇見的一個朋友一遛就到了。可能六點的肚子開始鬧鐘了吧。餓地自然沖動,自然加快步伐。才發現,剛看到二樓大廳算什么熱鬧,那頂多算個死寂中透點人味。五樓,東吳的人兒。場面甚是壯觀。像一場無與倫比的wedding。人滿為患。奇裝異服。個個美麗動人帥氣十足。迷壞了我眼。樂開了心。發心底的喜歡臺灣女生和臺灣帥哥。嘻嘻。可惜后來的后來,被隔壁神似貝克漢姆的外國小哥迷暈了。追了半天,想去合影。害羞沒敢開口。could I take a photo with you?當眼睜睜地看著貝克漢姆進入電梯時,有種偶像離去神魂不定心被掏空的失落感。真的太帥了!瞬間覺得彎了。哈哈。小插曲小插曲。誰叫天下足球曾為貝克漢姆做了兩期的《貝影,從未遠去》呢。背景音樂還是該死的because of you。大概了解太多,當遇見,相似就會讓人深陷吧。挺可惜的。希望以后能勇敢地去做,給美給愛一份勇氣吧。加油。

歡送會現場

想看節目表演,走了一大圈,換了兩次位置。安頓下來。雖然也算中央,但是是在最后邊。party開始后,各領導發言節目接二連三。似乎并不是與隔在遠邊的我們在同一個世界。前面人太多了,只能模糊看點兒。正在嘆息之時,旁邊一哥們說,正好,那抓緊好好吃呀。哈哈。說得好有道理。然后開始了一輪法西斯般的美食屠殺。爽極了。party越到后程越是高潮。校長來敬酒了。小美老師來敬酒了(無處不在陪伴常在青春靚麗的國際處一把手)。該來的都來了。說一堆話,不談離別。舉杯痛飲。離別要趁早。提前一個月。不一會兒。小美跑過來,似孩子般地撒嬌,說我都不去找她合影。哈哈。哪有啦。大紅人,要等。辛苦你啦!拍!拍一大堆美美的照。留給青春,留給東吳,留給臺灣。不知道什么pose最酷最美。只是覺得她是我在東吳最美的遇見,最贊的一個人。乒乓球比賽的吶喊,籃球場上的攝影和少女般嘶吼,以及羽毛球取消后的道歉安慰。還有每次見面,莞爾一笑的迷人。和藹可親極了。不合影,今夜難眠啊。不會忘啦。只是羞于行動羞于表達。原來和小美的camera,并不是一個人的開啟。使整個大廳的離別開始。張震岳的再見作為背景音樂。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說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明天我要離開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離我眼淚就掉下去

和國際處女神合影

四十桌的大廳,人來人往,充滿著傷別,但都笑得很開心。因為和舍不得的人都想留下最美的風景與最美的蒙娜麗莎般的微笑。我亦一樣。不愿錯過。找buddy拍找最帥志工拍找國際處一起快樂度過的人一起拍。那一刻,才明白。又是一場say goodbye。臺北倒計時。交流倒計時。時間匆匆,太快太快。沉寂于此,不去想太多,不得不面對。慶幸這人生能有如此美妙絕倫的遇見。和這些溫暖的人,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家般溫暖,寫下故事回憶。真好。三個多月,在這兒經歷著人生中各種各種的第一次。思考著各種各種別樣趣味。這滋味,超棒!

我說我有故事了。你去買酒。我們好好聊個通宵到天明。那簡直人間美好到天堂,活神仙啦。這人生,那還缺什么呢。在時間里,經歷著感受著,寫給自己,講給那幫想講給的人。已經找不到此刻比這更美好的事了。我知足了。

臺中彩虹村

我在臺灣的改變

每一個人的成長改變,大概都是在時間的沉淀和經歷的堆砌中磨礪而成的吧。在臺灣所度過的時光和在臺灣所見所聞的經歷,我明白這一切對于我整個人生的影響有多大。

知識的收獲是最直接的。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感受不同的教育文化。從開始的不適應到后面的喜歡,整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改變和提升。最大的感觸就是,曾經以為只能做一只井底之蛙,待在一個小居室里生活,享受著溫水里中自己所認為的最好。走出去后,才慢慢地發現,自己的視野與思想是多么的狹隘。甚至透露出一絲絲不自信。在臺灣漸漸地接觸多了,與大陸以及過去的自己對比多了,視野也慢慢地被打開,想法也變得越來越多。曾經認為的不可能慢慢的變為現實后,漸漸的開始夢想,是不是還可以去更高更廣闊的天空感受更不一樣的生活呢?是不是應該更加自信地去努力奮斗把所有看似的不可能變為可能呢?是不是應該奮不顧身勇往直前地去追逐自己所想的一切呢?只有對比才顯差距。自己也才會明白,孰好孰壞。這是在臺灣的學習中,所帶給自己最深的感觸和最大的動力,這一切也悄悄地改變著我對未來規劃的方向。所以,世界之大,真的是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這對一個人視野和思維的改變、后續人生規劃的改變,是難以想象的。

除了在知識的學習上引發我巨大的思考和感觸外,在臺灣所結識的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對自己影響也不小。在與他們的交流、玩耍中,自己感受著不同文化、不同環境下所培養的人們的思維差異,因此常常引發我巨大的思考。自己也從中學會了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在和很多外國人打籃球時,就算打著玩,他們也會很較真,很在乎結果。而不像大多數大陸人和臺灣人在接受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熏陶下,往往只注重玩耍的愉悅度,而忽視了對于比賽的一種對抗和韌性。經歷多了,自己也會開始反思是不是中國人的友善有時會成為一種事與愿違?對于同一件事,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這兩種不同的態度,是否也會影響到我們做其他事情的態度呢?這些都不可草草的蓋棺定論。但是,從與他們的交流玩耍中,我能明顯感覺到我自己確實是比以前更加積極認真了,做事更加堅定不少,反想一下,這也并沒有什么不妥,反而覺得是一件好事。而且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交流玩耍,對自己交際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可估量的。同時,常常也會聽他們給你講關于他們國家的故事。對于內心的沖動可不小!因此,自己也會想象有一天有機會了,一定要去他們的國家找他們玩耍等等。在臺灣的這些經歷,總是帶給自己一種世界奇小的錯覺。但是自己挺享受這種錯覺所帶給自己對于未知天空的向往和追求的,內心深處總會感覺有一種力量推動著自己,并且感覺時常都在縮短這種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賽后合影

其實臺灣帶給我最大的改變要數臺灣人所教會我的細節。對人熱情禮貌,常說謝謝。公車和捷運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不飲食。公車和捷運的博愛座,真真正正的是留給需要的人。坐電梯、上下車、購物買單等遵守秩序,不插隊,不擁擠。愛護公共衛生。即使出門忘帶傘,也不用擔心,捷運、商場等出口都有愛心傘提供,特別貼心。機動車禮讓行人。還有很多很多在大陸中經常看見的不好的現象以及自己做得不好的部分。在臺灣這個大環境下生活的四個半月里,對于自己曾經忽視的很多細節,自己漸漸地將其拾起來,牢記心中。從小細節中帶給身邊人震撼,就像臺灣最開始震撼我一樣。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我真正地明白了其中的真諦。

感謝

最后發至內心的感謝學校和學院對于我的支持和培養,讓我有機會擁有這樣一段不同尋常的臺灣學習交流的經歷。開拓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見識、發散了我的思維等,深知這一切對于我個人的幫助之巨大。我也會繼續努力,將在臺灣期間學會的優秀品質發揚光大并影響更多的人。

加油

祝福山大繁榮發展,成為學子們實現夢想的搖籃!

祝愿山大學子夢想成真,飛向更高更廣闊的天空,成為國家之棟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吶吶,你今天準備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 “哦哦,這樣啊” “那我就下次再想吧” 他的一生,平凡暗淡 似乎連...
    納逢之主閱讀 257評論 0 1
  • 文/騰云駕霧 二月十四 一個平凡的日子 卻被無數男女 幻化成了節日信奉 玫瑰在那天身價倍增 仿佛 它真能帶來浪漫的...
    騰云駕霧2017閱讀 160評論 0 0
  • 我還是說了分手,反正都得說。任鵬程還說慢慢變淡,那怎么行。 閃電把天空照成藍色,閃電也會發光的呀。人們說到發光卻總...
    柚歌閱讀 263評論 0 0
  • 人幸福日記之四——我選擇堅持生處處都是選擇。從你被選擇生下來那天開始,你的生命就處處都是選擇和被選擇。 2017....
    宋焱閱界閱讀 31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