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書籍:《洞察力的秘密》 [美] 加里·克萊因
這本書告訴我們:洞察力不是靈光一閃式的頓悟,而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如何擁有洞察力?分享書中的三個好方法:
1. 『觸類旁通』
觸類旁通法:是指把新信息和原有信息整合在一起,從中發現新的問題。?
我們的生活方式大多有固定規律,很容易視角固化,對一些問題熟視無睹。如果我們擴大接觸面,就能發現許多原先沒有想到的可能性,進而發現新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通過觸類旁通獲得洞察力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生活圈。讀書、旅游、多交朋友,總之突破現有生活圈和交際圈。不同的環境會給你帶來新鮮的體驗和認知。
和不同領域的牛人接觸。他們站在各自領域的前端,對于整個世界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在不斷地升級,能給你帶來更及時的反饋和更鮮活的認知體驗——這是其他任何方式都無法比擬的。
2. 『自相矛盾』
?
學會找出自相矛盾的地方,你的洞察力已經足以識破大多數騙局了,當然也能識破一些人的假面具。
自相矛盾之處往往隱藏在一些細節中,難以察覺。只有具備相關知識才能發現并識破。因此在聽到令人吃驚的消息時,先保持審視的態度,推導一下看邏輯上是否行得通;如果涉及不熟悉的行業,可以先找行業權威書籍了解一下,或者請教業內專家,明白相關的基礎概念;最后,借助前面兩個步驟的成果,對論據和數據進行分析,看是否站得住腳。
3. 『急中生智』
“急中生智”,作者是指具有“打破預設前提”這一特征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的要點在于“抽離目標”,也就是把目標的限定條件去掉。
使用這種方法可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把事件中所有的點攤開,去掉全部限定條件,精確把握目標所在;
第二、找到目標后,更換視角,重新審視所有條件,從中找到突破口。
這種能力需要平時多做訓練,要多問這樣的問題:
“對方的核心目標是什么?”?
“他是在什么條件下得出這個結論的?”?
“換個角度結論還成立嗎?”
長此以往,練就把握核心、多視角審視問題的能力,就像從井里看天和從井外看天一樣,結果必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