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中旬的某天,我極其煩躁,因為自己不好意思拒絕朋友而導致當天凌晨1點多才睡覺。
朋友因為工作和生活上都比較忙,沒有時間做單位交代的任務,正巧當天我在她家敘舊,臨走時順便領了這份任務回來。
我是明明知道自己內(nèi)心不愿意幫這個忙的,因為我也忙啊!時間就是生命,何況要浪費我4個小時的時間。一天才有幾個4小時?但是我死活沒有說出拒絕的話。另一方面呢,她可能確實也有難處吧,而且我們是多年的朋友了,并且,我以前幫過她同樣的忙,也算是有先例。
于是,我只能硬著頭皮去做了我不愿意做的事情。還不斷地給自己開脫,“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沒啥效果。我依然因為當天沒得到足夠的休息而抱怨不斷,甚至給自己下死命令:下次不要因為是朋友就不好意思拒絕。
今天,我忽然間明白了。我抱怨、煩躁的原因是把全部問題歸結到了朋友身上,一刻也沒想到過是自己的不對。
李笑來老師說:自己精力不足夠旺盛,沒有旺盛到處理自己的事情綽綽有余的同時,還有大把的時間精力用來幫別人做事——事情上,我自己根本已經(jīng)是正在過河的泥菩薩。
看到這句話,我瞬間明白了,不是我不好意思拒絕朋友,而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以為我是可以幫她完成這件事情的,甚至是能達到滿意度的(事情上,確實也達到了滿意度)。反過來想,如果她讓我?guī)退鲆患腋緹o法完成的事情,我肯定當場拒絕,還會罵她一句,今天沒吃藥吧!比如:幫她日賺千元(思想要正)。
恩,這么想,我就松了一口氣。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我會告訴自己:量力而行!
對于“量力而行”,李老師也有見解。
他說:量力而行是一種高難度的行為模式——a.承認自己能力有限;b.不怕在別人面前露怯;c.敢于不去證明自己是“好人”……
自知者智。正確認識自己,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心智成熟的表現(xiàn)。
所以,我是能力有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