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今天,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
第一期周日傳統文化單元,我們就來說說立秋的那些事。
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以后,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不過,并不是立秋之后,天氣就會立刻變得涼爽。長輩們口中的“秋老虎”,就是指立秋之后還要再熱上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悶熱,真的是很嚇人,“秋后一伏熱死人”便可以作為佐證。
立秋習俗
一、立秋節
周代以來,便有立秋節祭祀的習慣。祭祀儀式,一來是為了祭祖,祭祀五帝及神靈;二來,在一些朝代的記錄中,有秋來揚威之意。
而立秋節在清代是比較有意思的,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大家都有親身的體會,夏季高溫悶熱,胃口不佳,很多人都是瘦了好多,所以,趕快趁立秋節向好姐妹炫耀一下自己的瘦身成績,真的是很重要很重要啊。看來清代人確實是愛美的。
二、秋忙會
其實,秋忙會就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可以這樣簡單粗暴的解釋,大家交換交換生活用品,表演表演節目,供大伙一樂。
三、貼秋膘
格格覺得這個習俗真的是超級超級重要,因為就是吃吃吃的習俗。在沒胃口的夏季即將過去之際,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是該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了。
所以,美美吃一頓肉一點兒也不過分。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吃什么都可以,“以肉貼膘”。
今天,你吃肉了嗎?
四、啃秋
其實就是啃西瓜,全家人圍在一起啃西瓜,表達豐收的喜悅。
格格其實對西瓜的喜愛程度一般,不過也有解決的方法,啃山芋和玉米也是可以的。
大家還是啃一啃比較好,畢竟豐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五、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
收獲結束,大家祭祀土地神以示感謝。
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養生
說完了立秋習俗,二十四節氣時的養生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中國古代就有“人與自然相協調”的思想。所以,根據自然的節氣調養身體,對身體定然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精神調養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常說“悲秋悲秋”,就是因為秋天的肅殺之氣略重,自己注意調節才行。
二、起居調養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
前面提到過,雖然立秋,但暑熱未盡,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所以著衣不宜太多,而且要注意及時調整。
三、飲食調養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吃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所以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傊⑶镏螅蛇m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
四、運動調養
進入秋季,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