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老是針對我,當眾懟我,不知我哪里得罪她了”,A 憤憤地說著,陷在情緒中的她,眼里閃著憤怒、委屈,她的聲音發顫,星星的白發在陽光下格外顯眼。我插不上話,靜靜地聽她說。我知道此刻的傾聽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
“我說十句話有九句她要擠兌我,我反復想過,和她沒有啥利益沖突,也不存在啥爭執。”
“退休了聚在一起,就圖個熱鬧。咱們在老年大學,做同班同學,是緣分,而不是要爭個高低”。A 還在說著……
地鐵進站的聲音淹沒了她的訴說,進到車廂,她似乎平靜了。“別多想,不在意”。我知道我的話是蒼白的,但是我的傾聽就是對她的共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論何時何地。
A 同學說得對,什么時候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聚在一起是未來尋找快樂、彼此照應和溫暖的,而不是讓自己成為與眾不同,高人一等的什么“明星”。
面對如B同學那種自以為是、自我張揚,那種唯我獨尊的控制欲,我們如何應對?
最好的辦法就是敬而遠之,不予理睬。
團體中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卻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我們無法阻止別人的“不尊重”,卻可以用自己強大的心理能量應對,煥發自在的力量。
“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所以不拒本心,做好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