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光偶遇同事就兩次,一次原公司的,一次現在公司的。
見到原公司同事,不免又會在背后打罵公司老板不仁不義,但是我卻聽到了有意思的事。這位同事就是我說的那個幫我搬家,請我吃飯的同事。當時的目標就是跟著研究生主管多學點東西,堅持一年,掙點兒錢維持自己生活的需求。
據說,一年注檢8個產品,牛不牛?應屆生里相當牛的哇。
就這樣離職的時候,跟老板談過之后自己想離職的想法。
老板問:你為啥離職呀?
答曰:北京房價太貴,買不起,想回家。
老板又問:我最近聽說二代測序也挺火的,估計那樣的公司掙的錢比你現在是不是稍微多點兒?
答曰:我不知道,跟我也沒啥關系。
老板:好了,你去吧,下午就能拿到離職證明了。
下午拿到了離職證明,心里還感覺挺順利的。沒過一個小時,老板讓行政人員把離職證明要回去,撕了~搞笑嗎?更搞笑的事第二份離職證明上必須注明“該員工并沒有按照合同要求提前一個月申請離職”,方才出了一口氣。
之前說的我師傅,公司成立起就在公司,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啥都干。生產的工作:比如機器切割,在當時都是用剪刀一條一條的剪。就這樣離職的時候,上午聊完,下午就讓走。為啥?怕影響新同事的心情。
現在的我們多像沒長大的小孩兒,在演著一場成年人之間虛假客套的戲碼。大家都心知肚明,有的人非要給你點兒顏色看看,才能讓你知道原來有更幼稚的人;有的人又非要假裝客氣,以求得最后的心安理得。
那我覺得北京房價貴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反正離職的時候只要說在北京買不起房,要換城市,基本100%同意離職。反正,我就是這樣干的。
不過,聽完這些,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我兩個月離職,轉正的前一個星期,剛發完工資的下一周,離職。為啥?就看老板這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做法,待一年不定要背負啥罵名呢。
找二代測序的工作,找大公司背書,起碼看看人家大公司的實驗流程和機制是咋運行的。
還有,加入讀書俱樂部去看看咱以為站的高的人有什么過人之處,哪些是可以學習的。或者提前思考區分什么是所謂的優秀成功,哪些是裝逼。以后,不會盲目崇拜。堅持寫作,不了解結果,但是經過時間的沉淀,等能吹牛的時候,吹吹牛也是好的。況且,現在把它當樹洞,心情好很多。
瞬間覺得,我已經在之前大學一同進入公司的10個人中,成了領跑者。但有弊端嗎?有。那就是我只負責了一部分工作,整個流程并沒有人家做的熟練和整個流程的理解。
說白了,我現在只有寫作是在默默地寫著,關于我的下一份工作也是很迷茫,計劃有點兒亂。也許,下一個決定是錯誤的,那么這所謂的領跑,瞬間就落后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