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by尼采
上面這張圖都很熟悉了,打開微信,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幅孤獨的畫面:一個小人孤零零地站在龐大的藍色星球外,眺望著遠方的家園。據說這副畫傳遞的意義是:人很孤獨,需要溝通。
1943年的《小王子》
通常意義上,孤獨是寂寞的掩飾。小王子的孤獨便來源于恒久的寂寞。生活在B-612小星球,也是那個小星球唯一的居民,能陪著他的生物是一朵玫瑰。
如果你愛上某個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夜晚仰望星空,就會覺得繁星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正是我為我的玫瑰花費的時光,才使我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過了一會兒,他又說:“你知道,悲傷的人會愛上日落的?!?/p>
——所有的人都到哪兒去了?在沙漠上,真有點孤獨?!巳豪镆彩呛芗拍?。
每個孩子都是玫瑰花,需要照顧,而每個大人都是小王子,單純但孤獨。慶幸看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成年。
2009年的《孤獨六講》
《孤獨六講》是2009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勛。主要講述了作者通過對六種孤獨的描述,最終得出“美學的本質或許就是孤獨”這樣一個結論。
情欲孤獨——我們都曾經很喜歡讀金庸武俠小說,因為當小說中的人物走向高峰絕頂時,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孤獨和荒涼。
語言孤獨——模式化之后,語言和思想分離了,只剩下聲音,而這些聲音無法在生命中產生意義。
革命孤獨——革命者的孤獨是革命者迷戀自己年輕時候的潔癖,而且深信不疑。
暴力孤獨——當你強勢到某一個程度時,你不會意識到強勢到了某個程度,不管是階級、國家或是族群,本身就會構成暴力。
思維孤獨——孤獨是一種沉淀,而孤獨沉淀后的思維是清明。
倫理孤獨——孤獨的同義詞是出走,從群體、類別、規范里走出去,需要對自我很誠實,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氣。
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
1951年的《十一種孤獨》
《十一種孤獨》以冷峻的筆觸描寫了美國二戰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紐約人的生活,寫了十一種孤獨的人生。
《十一種孤獨》寫了十一種孤獨的人生。他們都是普通人,出租車司機、小學生、老病號、退役軍人……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卻精準、敏銳地捕捉和呈現出了普通人的迷茫和“平靜的絕望”。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孤獨是你不理別人,寂寞是別人不理你。
人們覺得你只能在以下而這種居其一:要么你是條鯊魚,要么你只得躺在那里,任鯊魚活生生地把你吃掉——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而我,我是那種會走出去,與鯊魚搏斗的人。
人們想看真相,可真相只有出自他們知道名字的那些人之口時,他們才想看。
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
生活之路有時會意外地轉個彎,給我們的并非驚喜,只是無奈。
感情世界里的孤獨,有時候像黎明前沉寂的雪原,喧囂都在夢里,溫暖亦如此,聲音落入風中,萬劫不復。
世間是恒久的孤獨與寧靜的循環。
孤獨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
它無法穿越,也不可戰勝。
我們能做的就是與它平靜地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