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國演義》那,我們一般認為,“七虛三實”?!度龂尽纺?,個人認為“九實一虛”(很難完全真實,也確實有矛盾的部分,這個比例還可以更高,但用百分比有點出戲)。
?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前提。
《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是文學作品,是文學作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文學作品也就是說可以架空,可以有充分的個人色彩,充滿想象,略含有史學價值更多的則是文學性。
《三國志》是私人修史,專業史籍。是易代修史,略有文學性,首重史學性,嚴謹專業,取材謹慎。
其次,相關地位。
這二者在各自領域都是頂尖作品,一個是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一個是名聲斐然的前四史之一。
我們再對比來說。(五星最高,①為三國演義②為三國志。)
1,史實的忠實程度:①一星,②五星。
2,本領域外流傳程度:①四星,②一星。
最后,我們來論述一下這個對比,做個總結。
第一點,前文已有提到不再贅言。
第二點,我加了一個本領域外,就是為了更好的說明。《三國演義》的流傳廣泛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來具體說一下《三國志》。《三國志》是史書,是專業的史籍。它的流傳也很廣泛,這沒問題。但是,加一個本領域以外,那就大打折扣了。畢竟他是文言文,有一定的閱讀門檻,同時,偏于記人,敘事不足,也是有閱讀障礙的。再舉個栗子,我也知道很多的外國著名史書,但是也只知其名,最多我知道它大概是講什么的,有什么內容。我想這也是非歷史專業或者說史學愛好者,對于《三國志》的認識。
與《三國演義》不同,《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更加注重的是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在今天基礎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少有人不知道“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這些經典場面了吧。老一輩人,在袁闊成等大師的評書里也很有了解吧。總之我想強調的是,從兩本書各自的性質出發,在本領域以外,《三國演義》的流傳程度更大。
總結:《三國演義》在流傳程度和受歡迎程度上遠大于《三國志》,這與其是出色的文學作品不無關系,但,《三國演義》并不是史書,缺乏嚴謹的史學性,雖然在今天很多人在缺乏思考的情況下,認為其“符合歷史”,但依然是文學作品,文學性更強。偏頗的說,青出于藍勝于藍。雖然它們不屬于同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