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總說我們兄弟姐妹仨都不聽她的話,其實不是這樣的,相比于在父親強大的威力下,母親會讓我們放松,有什么敢說,語氣方式也比較隨意,但是自從父親走后,我們對她還是很關注很照顧的,她可能比較敏感吧,也可能是父親的離開對她來說沒有了安全感,情感上就比較脆弱吧!
她是很有目標感且行動力強的人,前面提到過我小時候上學、趕學習進度、寫作業等,她都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力給我們想辦法幫我們,并且嚴格要求,記得有一次大半夜作業都沒寫完,又累又困,字開始寫的不好,結果母親看到了一把抓過本子就把我好不容易寫好的幾頁字全撕了,我當時看著撕爛的作業,欲哭無淚,心痛的要死,但還是不得不重新寫完,這也是后來我在作業方面再也不含糊的原因吧。她現在年紀大了,自己哪里不舒服,就用艾灸堅持使用,還真就把肩疼的問題給治好了,因為我生完老二身體到處疼,她就監督我也做,而且她會科學地了解一些常用醫療和護理方式,而不是亂用藥,因為她懂得是藥三分毒,她相信科學。母親尤其是幫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可是終身受益、甚至綿延子嗣的好基礎。
還記得蘋果行情不好,家里經濟緊張的時候,她看到有人養羊獲得經濟收入,就跟父親提議,但是父親基本不看好,但是母親就去姨媽家借了點錢,買了羊回來,收拾羊圈、割草、剪毛、配種、生育,然后就可以賣小羊,父親漸漸看到有搞頭,也才開始幫忙一起培育照料了。
看到村里人利用在國道的地理優勢,住在國道邊自己家里或蘋果園房子,那時候大家地里都有水井,給過往的大車小車加水洗車賺取收入,因為我們家蘋果園和小房子也在國道邊,她跟父親提議加水,父親也不愿意,她就自己在一個編織大糧食袋上寫上大大的“加水”兩個字,固定在一個立式架子上,支在國道邊,和左右鄰居一樣,開始了招手叫車加水洗車的生意,因為車白天夜里都有經過的,她舍不得錯過,剛開始的幾天她日日夜夜守在國道邊,很困但是又睡不著,身體出現了失調,難受了幾天,后來慢慢調整,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一下,漸漸適應了,因為每天收入50-100元不等,父親也比較眼紅,開始全力支持和配合母親,每天去鎮上給母親買飯回來吃,包了所有農活,還有天天數錢哈哈,這確實成了我在大學期間家里經濟收入的大頭,所以母親會盡量多的時間在路邊守著,直到冬天天冷的是在支撐不住了才會收攤回村里面家里住。因為國道邊風吹日曬雨淋,她明顯蒼老了很多。
母親也是愛我們但是有嚴格原則性的女人,還記得冬季的半夜,我發高燒,母親護理了還是擔心,就背著我在雪地里深一腳淺一腳地去東村的診所,大半夜敲開人家的門,醫生睡眼惺忪地給我量體溫、開藥、打針,母親才踏實背我回來。但是有一次我偷拿了她外套衣兜里的幾塊錢,去學校門口小商店買了一些小零食,那時候錢很值錢,覺得怎么花都花不完呢,就和其他小伙伴分享零食,小伙伴問我怎么那么多錢的時候,我怕露餡就說是在路上撿的。結果小伙伴說出去之后,有個鄰居就說她丟了幾塊錢,來問母親,我這時候才只能實話實說,是在母親衣兜偷拿的,這下母親可是氣狠了,用掃帚打的我懷疑是不是她親生的,我一邊抱怨母親怎么那么狠心一邊心理怨恨那個鄰居女人。但也就是這件事,我從此不會再去做類似于偷的行為,小孩成長階段難免犯錯,但是有些行為或錯誤是必須一次制止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原則。
母親是節儉又會生活的女人,她從小受窮,所以在生活花費上特別節省,所以有時候顯得她有點小事很摳搜,她從來不會亂花錢,但是該花的錢她又從不含糊,她會用不多的錢把家庭、我們、她自己打理得干凈得體,她身高中等偏高,身形特別好看,長相標志,頭發濃密,印象中她粗黑的頭發往后束起來,上身穿一件粉底彩色小圓點的外套,自己織的紅色有花樣的毛衣,下面一條合身的褲子,和皮鞋,再系一條粉白色自己織的毛圍巾,特別漂亮。哪怕是上了年紀了,她仍然堅持衛生整潔,個人著裝護膚等方面,反而比她年輕時皮膚還好了。據說當年縣劇團去她們學校選人才,領導一眼就看中了她,讓她試幾嗓子,可她內向不自信就是不爭氣,最后只能讓機會白白溜走,要知道這可是當時改變身份和人生命運的難得的轉機啊。但是也好,不然也不會我們這個家和我們,哈哈,她用有限的開支讓我們精神富足,過體面的生活,幸福指數很高,讓我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家里窮,更沒有因此自卑過。她還經常給我們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道理,雖然我們聽進去了,但是還是改不了現在隨意花錢不存錢的壞習慣,這是讓她一直很頭疼的事情,不過平心而論,我們也不是大手大腳亂花錢的人,可能只是相對她而言吧。
母親是特別愛家愛父親的人,不管是我們的學習、生活,她都盡心盡力給我們最大的支持和照顧,尤其是父親生病之后,我們都在外面,母親是日夜陪伴父親的至親,不管是家里還是醫院。雖然不管是在生病前還是生病后,有時候對她態度語氣不好,她也不計較,對父親的照料和愛從不打折扣,總體來說她對父親總是比較依賴,所以因為這樣,加上父親有點北方的大男子主義,他也確實能干,在外口碑好,親戚鄰里常常覺得好像母親沒啥能力,父親有多強大,但是我知道家里很多事情母親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而父親對母親其實也是最依賴、最放不下的。最后到父親臨走,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也無望了,但是為了給我們兄弟姐妹仨長氣,她還是強打心氣,帶領我們繼續為我們的美好生活努力!后來鄰居和親戚里有人閑言碎語說母親可能變心了,想著重新找人,還在我跟前說,我想意思可能我會勸母親對父親對家里從一而終,但是我知道,他們都太無聊了,直到現在從來沒有哪個男的能替代父親在她心里的位置,她不會,就算是會,我第一個鼓勵和支持,她為了我們家操持了一輩子,我希望她也能任性為自己活一次!
母親是心靈手巧的,小時候我們的衣服鞋,尤其是織各種花樣的毛衣,所以我們總是穿的很歡喜,。在做飯這方面她也是用心研究,從不將就,色香味營養種類變著花樣的給我們做,我從來沒有吃過比我母親做的更好吃的飯了。有了手機之后,她會摸索,或者問我們,也會在手機上使用各種功能,反正是比我們學霸爸爸要強多了。我們兄弟姐妹仨坐月子、生孩子,她都幫我們,十個手指頭,每個都疼,所以她會每個都盡力幫忙,既做飯搞衛生,還要照顧我們,幫我們帶孩子,這可謂特大功勞,因為誰都知道帶孩子可不是一個輕松事,更何況母親帶孩子也很用心,用能跟上時代的方式來操作,這也是很難得的。還有妹妹的婚事,雖然父親不在了,但是她還是堅強不打折扣地和我們給妹妹操辦了所有流程,她不能讓妹妹覺得有什么情感缺失,她愛我們每一個人。
母親還是勤快又整潔的女人,這是她最大的特點,也是對我們影響最深的。閉上眼睛就能回到小時候的老家,我們家總共蓋過三次,第一次是和爺爺奶奶分家,在相隔兩條接的十字路口邊蓋的,所以我們家總是很方便,買菜、和小伙伴玩、看熱鬧等,因為大家基本上都是來村十子集中,那次蓋房我可能一歲多吧,所以有記憶的時候就是前面門房比較簡單,平常存放農具雜物,往里走右邊是糧倉、廚房、水井、上房,左邊就是土墻,上房是兩間臥房,一個敞開著的廳堂,那時候總覺得冬天很長,母親在哪邊住,哪邊臥房就更溫暖,她總是把屋子打掃的很干凈,布置的也很清爽又不失溫馨,臥房是天藍色木門,進去以后就是一臺黑色箱柜,存放大件被子之類的物品,右邊緊挨著就是炕,不管冬夏母親一定會掃床鋪,冬季平整鋪好被褥,從外面進屋馬上就是暖和和的熱炕頭,夏天她會把被子折成方塊,整齊放在炕一頭,炕的內側墻有一扇開向小后院的醬紅色紅框格的玻璃窗,掛著一扇白底藍色花樣的素雅的窗簾,晚上母親常常在織毛衣或者納鞋底,我入睡之前就會看著窗簾上的花樣,上面有竹子、竹節、竹葉、熊貓母子、小熊貓等,我會陷入聯想,小熊貓找不到媽媽了,在竹林里游蕩,最后終于和媽媽在一起了,現在想想人生,其實剛好是相反的。正對著炕的房間另一邊是對著院子開著的和房門一樣的天藍色框格的玻璃窗,旁邊是橙色條紋花樣的高立柜,里面不同的格子整齊疊放好我們每個人的衣物,就這么一個柜就可以當下全家人的四季衣服。冬天太冷,就會在窗下擺放著簡單常用的廚具、火爐、鍋碗等,直接在房間做飯吃飯取暖,更增添了房間的生活氣息和溫暖性。
小學時期父母栽種蘋果園很成功,成了我們家翻身致富和主要經濟來源,所以在每年國慶之后,蘋果成熟的那兩三個月,方便看管果園、做農活、摘收蘋果,父母會搬到在蘋果園蓋的簡易房子,一間房子不大,但是里面一臺柜子、一個小土炕、一張小鋼絲床,角落一個火爐和簡單的鍋灶用具,雖簡陋,但是仍然干凈整潔溫馨,周內我和弟弟在爺爺奶媽家住,方便上下學,周末我們會期待去蘋果園和父母住,深秋的早上,霜露深重,但我們醒來的時候,父親已經在房子后面挖好了紅薯紅蘿卜,媽媽已經洗干凈正在火爐上了,濃香的粥和熱騰騰的饅頭也做好了,后來又在旁邊建了一間小廚房,房間就更寬敞了。
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家蓋了新的門房,土墻也變成了高高的磚墻,和上房一樣的東西兩間房間和廳堂,房間南北兩扇大紅木框寶石藍玻璃的窗子,還安上了防盜鋼條,安上紅色兩扇大鐵門,因為地基高的緣故,更加高大寬敞氣派,顯得上房都矮了。從街道上高高的磚壘起來的矮臺階長坡進大門,右手邊就是父母的主臥,是一間大房間隔開的客廳和臥房,所有門窗都是外部顏色深紅色,內里顏色天藍色,地板瓷磚也是天藍色花紋的,一進房門是客廳,正對著門有一張大圓高桌子,旁邊左右各擺著兩把軟墊的皮椅子,墻上全是我學生時代的獎狀,紅紅一片,右手邊是一張寫字臺緊靠著朝大街開著窗子的墻,挨著房間門的是一半人高的立柜,上面一片玻璃下陳列的老照片。門的左手邊是通往臥房的格擋門,進入正面就是又寬又大又高的炕,紅色瓷磚包的炕沿,左側緊挨著一個寫字臺,上面是朝院子開的一扇大窗,右側一個高凳子用來擺放睡前脫掉的衣服,順著擺到格擋門邊的是一個立式衣柜、轉角矮柜和同樣高度的化妝臺,這一套家具為新房割門窗的時候新做的一套,漆上閃著金點的紅色油漆,父母都很愛惜家具,所以一直保持的很新!
母親把房間總是打掃的很干凈,做家務總是井井有條,常常記得母親早起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折被子、掃床、整理床鋪,然后掃房間、院子、門外,然后洗涑,之后用洗涑的水,開始擦桌子、灑磚地和院子(那時候我們那里很缺水,所以一盆水會被合理有序地利用多次),后來的新房子,就變成了拖地板,最后做早餐干農活等!幾十年如一日,幾乎從不中斷,每次進門,家里都是干凈整潔充滿溫馨的!
我雖出自北方的農村家庭,但是母親一直保持整潔的家庭環境,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冰天雪地的冬天,還是新房子、老房子、甚至為了操持果園而臨時建的簡陋而狹小的簡易房,她總能給我們像變魔術一樣的,把房子變的或清爽、或溫馨,散出濃濃的家的感覺!
母親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這些簡單表面的打掃整理,還有很多的生活常識或人生哲理:
她會教我們做事情的先后順序,比如一早起床,翻過身就先把床鋪整理了,然后下炕開始干別的事情,一是我們那里都是又高又大的炕,再次上炕比不了站在床邊就整理方便;二是二三十年前北方的農村都是土路,灰土挺大,在外面打掃打掃,身上一定會落灰,這時再去整理床鋪,必然不如剛起身的時候干凈;三是及時隨手把手邊的事情就做了,這一茬就了了,不用再來回折騰!
下了炕,打掃屋里屋外,這時身上臉上落灰了,彈彈身上的灰,然后打水洗涑,之后擦擦灑灑拖拖,這樣一次流水作業就做完了起床后的一系列內務整理,而且有效利用時間和水,提高效率,節約資源!
我還發現她做飯也有一套完整高效的流程,先和面,然后配菜、撿菜、清洗菜、切菜、炒菜,之后生火燒水,過程中開始揉面搟面切面,水開之后煮面,很快一頓家常面條就好了!這也是為什么我雖然沒怎么做過飯,可是只要做,也用會順利做出來的原因,知道方式方法,無非就是技術嫻熟的問題而已!
她還會教我們春夏秋冬加衣減衣的常識,衣服上下內外穿戴的先后順序,款式顏色的搭配,上街走親戚、下地干活、日常家居等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洗衣服的先后順序等;還會教我們洗臉護膚、洗頭洗澡的簡單流程;還會教我們學習中復習、預習、完成作業、擴展練習等方法!
都說萬變不離其宗,很多事情是一通百通的,知道了邏輯性、流程性,也就是總結出了一套方法論,會發現很多事情總是有一套完整的科學合理的流程的,所以之后的學習、離開家上大學、工作、成家等,過程中很多事情我都適應的很快,也能總結出自己的新方法和流程!
所以我們姐弟妹仨現在的小家雖稱不上富裕,但是家庭幸福指數挺高,不只是情感、不只是物質條件、還有家庭環境的清爽舒適,生活是需要用心的,也離不開方法和智慧的!老公也比較支持我的家務整理,會幫忙一起分工配合。老公和孩子們也慢慢嶄露出了生活中衛生和整理的習慣,我很欣慰,好的習慣一定要從小養成,才能慢慢引申出其他方面的好習慣,總結出人生的智慧,實現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每周末有半天的時間一定是大掃除的,不管多累多晚,聽著音樂,洗的、擦的、掃的、拖的,辛苦之后,看著煥然一新的房間,那種舒心愉悅之情,是由內而外地傳遞給家人的。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看著溫馨整潔的家,心情也會瞬間大好,帶給家人的情感反饋也是積極的、愉悅的、溫暖的!所以家務整理也會凝聚家人的情感,所謂的歸屬,所謂的家,大概離不開這點吧!
現在父親不在了,我和弟弟妹妹分在三個地方安家,老家我們也不經常回去,但是母親在哪感覺家就在哪,我們會盡量隔兩三年就一起聚著過年,那種幸福感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常常想如果父親還在,一定會很滿足,母親也一定會更欣慰。所以盡管母親天天說我愛折騰、錢都花在路上了、不會過日子之類的,我還是會在能陪母親的時候多陪一下,避免像出現對父親一樣“子欲孝而親不在”的人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