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絡十八年來墮世間,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情寄阿誰邊,紫玉釵斜燈影背。
紅綿粉冷枕函偏,相看好處卻無言。
這首詞是十九歲的納蘭容若迎娶新婚妻子盧氏后寫下的,我們仿佛看到紅燭里一位娉婷女子,容貌秀美、多才多藝、溫柔多情,容若的生命中從此多了紅袖相伴,雖然日子平淡短暫,但是他們卻度過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納蘭容若是納蘭明珠之子,文武雙全,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時參加進士考試,中二甲第一名,康熙欽點其為御前侍衛,很快就由三等晉升為一等,仕途上絕對是一帆風順。關于武功的記載,納蘭性德從小練就一身搏擊之術,并精于騎射。這也是為什么康熙皇帝選擇他做御前侍衛。
不僅文武全才,更是玉樹臨風。曹寅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正是容若的號。
顏值高,還能寫詞,會功夫,這已經具備了偶像的幾點要件了,再加上重要的一點,這位貴公子還用情至深,他與妻子盧氏一段短暫姻緣,他對妻子愛戀之深,凡是讀過他的詞的人,都被深深感動。
“相看好處卻無言。”一幅和美靜謐的執手畫面,相愛的人兒,眼底心頭自是靈犀相通,此時千言萬語都是多余。此時的容若,內心應是何等的幸福,這兩情相悅的美好,勝卻人間四月天。
溫柔多情的盧氏,與容若日日相伴,既有舉案齊眉之靜好,亦有賭茶潑墨之閑趣。正如《紅樓夢》中所寫:
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燈把謎猜。 添香并立觀書畫,歲月隨影踏蒼苔。
容若作為皇帝的御前侍衛,必須伴駕隨行,經常外出離家。悠長的思念如詞中所寫:
“客夜怎生過,夢相伴、綺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涼,肯來么? 來去苦匆匆,準擬待、曉鐘敲破。乍偎人、一閃燈花墮,卻對著、琉璃火。”
長夜孤單,思念如蠱,蠶食著容若的影子,夢中憶起與愛人臨窗吟詩的畫面,內心不勝相思。仕途的暢通,并不是容若的追求,相反,他渴望自由不羈的生活,渴望著自由自在徜徉于大千世界,然而現實卻是他只能追隨在帝王之側,萬分由不得己,甚至不能做到對愛人長久的陪伴,我想,如果他知道妻子與自己的緣分只有短短四年,他的彼時會該如何選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又是離家,隨王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浩浩蕩蕩,奔向山海關進發。深夜,營帳中燈火明亮,帳篷外風雪交加,狂風之聲讓容若煩躁不已,他不由得開始思鄉,家里的夜晚何等安寧,不會這般風聲鶴唳,還有自己的愛人,如此的夜晚,連個團圓的夢也得不了。
短短四年的相伴,彈指一揮間,如今已經一捧黃土,陰陽兩隔。容若的心碎了,恐怕也隨著盧氏一起埋進了墳墓。這位多情的濁世翩翩公子,在這之后的若干年,回憶著妻子,書寫著思念。
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滴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為我神傷。道書生簿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
這是納蘭容若悼念亡妻的第一首詞,《青衫濕遍》也是他首創的詞牌,可以想見,妻子從病重到離世,容若淚已濕遍青衫。妻子的驟然離去,留下了孤獨的容若、空空的房間、慘白的梨花,以及與盧氏曾經的刻骨銘心的記憶。這首詞聲聲血,字字淚,凄涼之處,讓人不忍卒讀。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露重更深之時,容若思念妻子成狂,淚已奪眶。記憶里的他們,一同倚著欄桿,看著夕陽,那么尋常的一個時刻,此刻卻讓容若思念不已;再好的夢也留不住,愛人的臉一閃即逝,觸摸不得。這詞中痛斷肝腸的相思,讓人與之同悲同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視,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鰈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又是思念的深夜,風雨交加,悲從中來,哽咽著的容若,畫不成畫,夢不成夢,只能流著淚,聽著雨夜屋檐上被雨水擊打的銅鈴聲聲喚起永別的心碎。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納蘭容若,一生深情,卻終為情所痛;他的人生,真真實實書寫在歷史的軌跡中,讀他的詞,感受到的是一位篤情的詞人無盡的思念。
納蘭容若之詞是我們文化珍寶中璀璨的一頁;納蘭容若之人讓我們永遠心疼。
無戒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 寫作訓練第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