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吸引力法則在瘦身領域的應用,首先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想要瘦?
是因為你想擁有馬甲線嗎?
是因為你要穿上小碼的衣服嗎?
是因為你想獲得更高的回頭率嗎?
是因為瘦是這個時代的審美標準嗎?
是因為你曾經因為胖失去過戀人,失去過就業的機會,遭到過別人的輕視和不尊重嗎?
可能你會說你會因為瘦更自信更美麗。
可這些未必是真正的理由,內心深處你期待的是你值得人愛或你值得獲得愛。
如果你僅僅是想要瘦,當你瘦下來又反彈,你會又開始覺得自己不美不自信不開心。我們不是為了想要瘦,所以才去做這件事,我們是為了最終獲得愛。你首先要是一個值得愛的人,然后通過有效的科學的生活方式獲得瘦的身材,這樣的邏輯才會支持你走得更遠更久。
按照吸引力法則,我們該如何做呢?
我覺得有幾個不錯的方法可以分享給各位。
1.樹立目標,逐步實現
今天想瘦到一百斤,明天想瘦到兩位數,數字始終在變化,但是目標要逐步達成。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2.對自己多說正面語言
不要說我做不到,我沒有辦法完成這些話。
用清晰簡短的語句大聲念出你想要的東西或狀態,如果你不好意思,你可以在心中默念。這些語言可以是我很美麗,我要瘦,我要馬甲線等等。
宣讀時真心去體會那種已經獲得的喜悅的狀態。
3.尋找合適的時機
下定決心去做的時候就是合適的時機。
合適的時機不是是吃完這一餐再好好減肥的時候,不是過了每逢佳節胖三斤的時候。最好的時機永遠是最難的時刻,最難的時刻就是當下。如果此刻你剛好準備吃一頓甜食來撫平一下自己焦躁的心情,可不可以在此刻下定決心成為一個你想要成為的人,可不可以放下你的筷子,放下你的刀叉,考慮一下你是不是要吃這些東西。
4.每次吃東西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餓了嗎?
問自己,是你想吃還是你真的餓了還是你的情緒想吃?
我為什么吃東西?
我飽了嗎?
在你吃東西之前或者吃東西的過程中,要堅持問這三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吃完東西大約20分鐘后才會獲得滿足感,當時吃時或許沒有飽腹感,其實你已經吃了超過你需要的東西。
如何獲得飽腹感?吃東西時每口咀嚼20次,好好品嘗食物,時不時放下筷子,這都有助于你會獲得飽腹感,從而不會吃那么多東西。
5.記錄每天吃的食物
記錄每天吃的食物,不需要評價,不需要評價自己吃了卡路里,吃了這個你會長多少肉,僅用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每天吃了什么,并每天記錄下來。
慢慢的,你就會改變你的飲食習慣。
6.創造一個無食物區
你會喜歡在哪里吃東西?
沙發上,床上,辦公桌前,還是電視機前?
選擇一個你總是喜歡吃東西的地方,餐桌除外。從此這個地方是你的無食物區,督促自己絕對不會在上面吃東西。
起初設立一個無食物區,慢慢的擴大區域。不要貪大,一點點開始就好。
7.與期望的形象合一
畫出你期望的形象,并與這個形象產生連接。
它可以是你對自己的想象也可以是偶像,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然后用這種共鳴激勵自己。同時最重要的要停止批判自己,批判他人。
這里有個輔助練習,鏡子練習,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來慢慢愛上自己吧。
面對鏡子,感謝你的身體。它帶你看過高山看過大海,穿過人山人海,你有多久沒有感謝過它了?你是不是經常批判指責它?你不滿意它,可是它依然為你走路,為你拿食物,為你吃東西,為你聽音樂。
接納它,并正面的接納自己。
8.營造無負擔空間
觀察自己生活嗯空間,有多少是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有多少是你用不到卻執著留著的東西?
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喜歡負累,當宣布讓我們丟棄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會有我們丟掉的是同等的快樂的感覺。
其實放棄更有助你快速的更新,不斷的補充新能量,你才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更新的自己??臻g是,生活是,身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