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終于蓄了兩個月,本來想弄個出其不意的發型,變的女人一些,不要像這些年一樣老是男子漢的感覺,奈何頭發和脖子總是互不和諧,耐不住木亂,又老老實實跑到理發店剪到了最短。
記得從小一直蓄頭發,到小學六年級,我應該算是全校最長的頭發,長發及腰,烏黑發亮,引以為豪。因為是乖乖娃,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老師說要考初中了梳頭發很費時間,我第一個響應去剪了齊劉海的學生頭,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之后就一路短發到初中、高中,大一開始認為大學女孩就應該長發飄飄,就一直飄飄到工作、結婚、生子,到四年前,希望自己更職業,更精干,開始短發。
每次剪頭發,新發型究竟怎么樣,我也很好奇,一直以為新發型總是好的,或許是最合適我的,雖然發型師往往讓我們失望,新發型也不一定就是最適合我的發型,只是頭發自從剪短就難留長,頭發一長就要出來剪一下,畢竟還有期待,指不定哪天理發師就給你剪了個好發型。摸摸自己的頭,從蓄長快到肩的頭發變成了滿頭短發,有種想戴假發的感覺,更man了。我工作后第一次剪頭發的感覺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去剪頭發,任憑頭發雜草叢生,不男不女,后來竟有點像BOBO頭,不知道是看習慣了,還是適合,總之又剪回到小學的發型了,只是變成了斜劉海。
今天,我又把自己的頭發剪了,記不得這是第幾次說完我再也不剪頭發了之后又剪掉頭發,覺得自己的頭發挺可憐的,跟著我之后就得時刻面臨著被無情拋棄的準備,《摔跤吧,爸爸》里大女兒吉塔剪過兩次頭發,第一次剪頭發是被迫的,姐妹兩個不愿忍受父親“殘忍”的魔鬼訓練,決定反抗。第二次剪頭發是主動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告別以往,心無旁騖地投入比賽的態度。
我呢,就是想嘗試改變,不把發型改變一下,你怎么知道你會不會更美,改變就會有風險,就像有些事你不嘗試一下,你你怎么知道你行不行,頭發剪了可以再蓄長,嘗試了就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