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社交產品的單項關注或雙向連接機制,建立了信息的次序流動,提高了傳播效率,卻也加劇了等級分化和社交壓力,在微博中,注意力總是被少數明星人物和營銷賬號壟斷,一條缺乏營養的消息或許呈鏈式引爆全民狂歡,而一首精心創作的小詩卻可能沉默在噪聲之中,讀者寥寥.
而same則一開始就放棄了與喇叭式自媒體一較高下的打算,專注于那些“人微言輕”卻又不甘寂寞的族群。在解綁社交關系后,每一個用戶都成為了彼此評級的單獨個體,不再有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固定場所和熟人眼線下的顧慮,可以讓表達欲望得到充分施展。那些喜歡在朋友圈曬吃、曬自家寶寶卻不太受熟人待見的行為,在same里有了足夠多陌生人的圍觀群眾。”Same算是孤獨社交吧。用戶群體80%為女性,有點像早期的豆瓣,孤獨的人很多,但孤獨并不等于寂寞”.
或許只有離開固有的圈子,剪斷無謂的關聯,人民才能自由率真地表達真我。這是Same高留存率的根本原因——有這么一群人很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