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已經兩年了,前不久一個同宿舍姐妹結婚,朋友們又重聚了,我們在一個燈光幽暗但是咖啡很正宗的小店,一直聊到天黑……
大學畢業后,宿舍四個姐妹各奔東西,每個人都在經歷完全不同的境遇,有朋友出國繼續學設計,有朋友回家鄉從事安穩的教育工作,有朋友在北京打拼,而我,一個恰恰最不應該安穩的人選擇了一份所謂安穩的工作,放棄了大學期間所有實習積累的機會,放棄了熱愛的專業,所謂放棄,回頭看起來更像是懦弱和失控吧!
在父母的眼中,國企如溫床,旱澇保收的固有觀念認為女孩進入國企就像是買了一份無比安全的保險,從事輕松的工作內容,雖朝九晚五但絕對避免了加班,沒有競爭的壓力就像是中國政權下最利好的一片溫柔的湖,而我只需要學會仰泳便可以曬著太陽過著小日子了。
曾經看到過一段話,是在講每個人在還是胚胎的狀態就已經決定了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過分把自己放在不屬于自己的世界,是永遠都無法融合的。仍然想要逃走,沖破籬障,尋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方向。屬于我的那個真正的方向,我以為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找到,并且一定會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成為想成為的自己。在真正該做選擇的時候,我退縮了,是懦弱,面對真正毫無安全感的世界,我選擇了暫時的安全,是的,緊緊是暫時的。
我做過掙扎,我痛哭流涕的埋怨父母,其實這都是在為自己的懦弱找的借口,真正錯的人是我自己。我試著努力,我試著用自己積極的理解接受這些,然而一年后的自己是如此的精疲力竭,或者是看清了所謂安全感的本質,是需要一份安分守己的心。
我永遠無法做到“安分守己”。在我看來那是對生命的褻瀆,如果活著便是要將人生的大部分時光付出在一個永遠無法開出絢爛的花的地方,那么行將就木之時將是多么的悲涼。沒有付出和努力過的人都是感受不到生命生生不息的氣質是多么的強烈。
在真正的思考后,我決定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入口,走進去找回自己。在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是這樣嗎?
找到那個點,才會遇見應該遇見的人,做應該做的事,學應該學的東西,靠近自身最閃光的地方,釋放它們,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一部分。
一期一會,very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