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文壇最會說情話的人是誰,嬌嬌首推王小波,她覺得有一句話特別戳心窩:一想起你,我的丑臉就泛起微笑。
沖著她的“戳心窩”這三個字,我重讀了一次《愛你就像愛生命》。
以前看王小波,看時代、看欲望、看人性,這次看王小波,看的是愛情。
“我現在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每三二天就要找你說幾句不想對別人說的話。當然還有更多的話沒有說出口來,但是只要我把它帶到了你面前,我走開時自己就滿意了,這些念頭就不再折磨我了。這是很難理解的是吧?把自己都把握不定的想法說給別人是折磨人,可是不說我又非常悶。”
愛一個人的時候,是想一直和他說話的,有意義的、沒意義的、有趣的、無趣的、有目的的、沒目的的……只想說給他聽,不想說給別人;只想讓他知道,不想讓別人知道。仿佛他是你的樹洞,是你的伙伴,是你的精神導師……
當然也會很想聽聽他說話,同樣也是有意義的、沒意義的、有趣的、無趣的、有目的的、無目的的……只要是他說的,都愛聽,會相當他的樹洞、當他的伙伴、當他的精神伴侶……
曾經在網絡上看過一篇文章,中心思想大致是:你很少發朋友圈,你一定很幸福吧,因為你想說話的對象就在你身邊。
多少人發朋友圈,是為了把某些思想、某些觀念、某些想說的話發給那個特別的人看。發出去了,不知道他看到了沒有,會猜測、會忐忑、會惶惑。但是,更多的是:會滿足。
發出去了,自己就滿意了,想說的話說出去了,自己也就滿足了。
這是初步的交流,人與人的感情,其實都是由交流開始的,越交流越深入,越交流越了解,越交流感情越深厚。
喜歡一個人,就會想和他說說話,交流交流感情;
愛一個人,就會想和他說很多很多的話,把很多很多的不想說給別人聽的話話都說給TA聽。
如果有人跟你說:我想跟你說說話,那么他一定是喜歡你的;
如果有人跟你說:我有好多話想跟你說,那么他一定是愛你的;
當然,如果有人跟你說:我不想和你說話了,那大概有兩種意思,其一是他不喜歡你了,其二是他在和你賭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