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 ? 這世上大抵有三種人
碰上委屈不公? 冷眼相對時:
第一種人立馬懟回去,? 不會讓自己收到任何欺負 , 想說什么就直接說? 絕不委屈了自己。
第二種人抱著一顆佛系心 ,? 都行? 、都可以、我沒關系、這不重要 ,這有什么 。
這兩種人都掌握了與生活和諧相處的方式 , 懂得了如何讓自己生活的更好這一門藝術。
而大多數都是第三種 , 遇上別人不友善的言語、 行為? ,雖然什么也不多說? ,心里卻早已掀起了千層波浪。
一種聲音在說“懟回去啊? 干嘛受這種委屈”,打算鼓起勇氣的時刻另一種聲音又開始鼓舞“哎呀 , 這有什么的? 人家又沒惡意? 就是性子直一點啦? ,別太放在心上”,兩種聲音重復循環結果就是時間分分秒秒的走過 , 而我? 已經沒法說出內心感受? 只好忍氣吞聲告訴自己:下一次? 下一次我一定懟回去!
前兩種人一種直爽? 一種溫柔? 可都是豁達 。
第三種夾在兩者之間,無法做出抉擇因此接受別人的傷害并用其加倍傷害自己。
你說:“嘿? 做你自己啊!”可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我自己,也許第二種是? 但我不愿意是。
何炅好人緣是眾所周知。
我以前總是思考― 付出一定會有回報嗎?他一直關心別人有人關心他嗎?這樣的生活累嗎?
最近他在綜藝節目里的一番話給了我答案 。 內容大意是: 我可以很好的照顧好自己,也有能力很好的照顧好我的朋友們,我并不在意別人是否足夠關心我,因為我足夠自信,我自己就可以很好的照顧好自己。
是啊!別人不照顧我又怎樣呢?我并不需要啊!我對你好是因為我喜歡你 ,你對我怎樣無所謂因為我自己就可以對自己好,干嘛非計較個結果呢!
找不到自我也好,討好型人格也罷 ,你痛苦的根源只是因為你不夠自信。
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 很多人都在找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
尋找本身是一件漫長和盲目的事情。
《好好說話》里馬薇薇說怎么找到你的理想 你就什么也做,不厭其煩的做,做很多遍,直到你發現有一件事情你怎么做也不會煩。
尋找生活方式也可以這樣。
三毛去非洲生活了一段日子 ,和非洲人做朋友,給他們當免費醫生,去看了看他們是怎樣給身體里面洗澡,與荷西一起去找貝殼, 結果荷西陷入沼澤,她僅憑一己之力救出荷西? 。
這聽起來有趣又刺激 ,真令人向往!
電影《七十七天》 男主角只身一人穿越無人區,僅靠隨身攜帶的干糧和雪水維持生命 ,與一只狼周旋數日,洪水泛濫險些將他沖走 ,也仍然艱難越過洪水救下一只小狗。雷電暴雨都是常事,可他從不后悔,因為做的是自己想做的。
能大膽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這兩個故事算作第一種人敢說敢做 , 人生經歷豐富刺激,愿意冒險 ,喜歡嘗試。
微博上總能刷出年輕夫妻賣掉房子去林間生活的故事 , 動手做家具物什 ,親自種菜 采摘 。遠離喧囂城市,遠離網絡電子產品 ,與花鳥相伴, 親近自然,過著“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的愜意生活。
這是第二種:淡泊名利尋求淡然生活,渴望安靜。
同樣也存在著第三種人 ,且第三種人居多? ,按部就班地活在自己的舒適圈,想做卻不敢做,不做又不甘心。
也許是還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生活 ,那就都試試看吧!不是一定要去非洲也不是一定要去鄉村,而是在讓你糾結的幾個選項中逐個嘗試 , 看哪一種是你真正喜歡 ,不會厭煩。
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結果 ,也許不斷變化生活方式才正是你所喜愛。
做人也好 ,生活也罷,首先相信自己,隨后不斷嘗試 ,最終找到自我!
希望你我? 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