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很清楚,自己是從9月28號開始寫手帳的,到10月22好剛好是25天。從頭翻看一遍自己寫的手帳,發現改變真的挺大的,所以我想寫下這篇文章,也是做一個總結,和其他剛接觸手帳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誠實的說,我關注手帳很久了,從去年開始吧,那時候經常刷微博,羨慕大神們寫的日常手帳,旅游手帳,讀書筆記等等,都特別好看,他們寫的字啊,畫的小插畫,貼的膠帶,還有他們的排都特別棒,讓人看起來賞心悅目,而這些呢,我都沒有...甚至連要寫什么內容都不清楚,所以啊,當時只能一遍遍看著別人寫的這么漂亮的手帳,而自己除了羨慕,什么都沒有。
我有嚴重的拖延癥,因為一直糾結不知道怎么開始寫手帳,所以也就一直沒有開始。看到別人都說通過寫手帳如何如何變成了一個自律的人,如何規劃好自己的生活,通過寫手帳,實現了什么目標之類,又加深了一點寫手帳的決心。恰好這時也在簡書發現了萌薇姐,她寫的簡約復古風手帳是我喜歡的類型,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感覺她的手帳看起來非常簡單,很容易學,所以就頭腦一熱,報名了她的萌薇手帳訓練營,跟著很多小伙伴一起,也就真的就開始寫手帳了。
這兩張就是最開始寫的手帳,這時候我的工具只有一個本子,一根筆,一把直尺。直尺是用來畫那個黑白相間的分割線的。那時候很多小伙伴買了膠帶,而我不知道要用什么風格的,也不知道怎么貼,就沒買。
我寫的這個叫日常手帳吧,還是打卡手帳(不清楚),反正對我來說是起到了打卡的作用。這其中并不包括生活或工作中的代辦事項,只是我業余給自己定的任務,所以to do list里的內容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定就好,而不是非要包括所有的內容。
我目前的手帳,大都是模仿萌薇姐的排版,每天的內容包括to do list和總結,還有一個便簽,相當于備忘錄吧,會寫一些當天聽到的,要去查找的知識,工具,或是一本書之類。一開始我這兩部分是分開寫的,后來發現這樣不方便以后的反思,所以就改了一下,把每天的to do list和總結放在一起寫,像下面這樣:
這時候我開始把每天的內容放在一起寫,然后每頁寫兩天的內容(我怕浪費紙...)后來發現還是很擠,讓人看著很累,你們看第四頁的左邊那部分就知道了,然后我就狠狠心,每天用一頁紙吧。
發現改為每日一頁后,我還是能把它寫滿啊,不過這時候的排版已經比之前好很多了,看著比較舒服.
這時候我買的膠帶和熒光筆都到了,就試了一下,當時感覺貼的還不是很好,第二天就沒用了。不過之后我的分割線就不是用筆畫了,太浪費時間,直接用膠帶貼一下,也挺好看的。
最后的兩頁,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的手帳。這時候我開始全部采用邊框的形式,就顯得非常的簡潔,一目了然,而且美觀大方。對比之前寫的手帳就可以發現,雖然也局部使用邊框,但很多內容都是直接寫上去的,這樣就不方便控制版面,顯得比較亂。我想我接下來還是會采用邊框的形式吧,或者其他的嘗試。
這就是我這段時間的收獲啦,我自認為還是有進步的,接下來會開始寫讀書筆記的手帳和學習手帳。
最后給剛接觸手帳的小伙伴一點建議,希望能適用于一部分人:
1、手帳工具不用太多,剛開始只要一個本子一支筆,加一把直尺就夠了,上手了之后可以買一些熒光筆和彩色筆,買適合自己風格的膠帶做裝飾。
2、有老師真的很重要,因為一個人的時候總是不知道要怎么開始。所以我買了萌薇老師的課,跟著她系統學習。然后還有學習交流群,雖然我幾乎沒有在群里發過言,但他們交流的內容我都會看,也會有很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看著小伙伴們每天打卡,就會發現總有比你厲害又比你努力的人存在,對自己也是一直激勵,并向他們學習。
3、加上簡筆畫會讓手帳更生動。我自己是這么認為的,所以從開始寫手帳起,我每天也堅持畫一幅簡筆畫,并運用到每日的手帳中。
4、多搜集素材,這是手帳入門的重要法寶。我經常會逛微博,還有大神們的簡書,微信公眾號,搜集了很多簡筆畫圖片和邊框,排版的素材。多借鑒別人好的東西,熟能生巧,也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我知道,自己的手帳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首先字是硬傷,特別是標題字,寫的很丑,同時也缺少自己原創的小插畫,排版還要多學習等等。不過也不著急吧,通過不斷地學習,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