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分析針對于N個月前的3.0.1版本(現已更新3.3.1版本)
主要針對產品的交互方面的分析,涉及一點產品戰略,個人完整的海淘商業模式的探索本文中暫不放出。
此文完成于2016年10月(大概是吧。。),發表于12月。
從2014年10月起,各路玩家紛紛入局進口電商,部分大佬如京東丶網易等,都將海購版塊提升至重要戰略地位;創業公司紛紛加緊融資步伐屯糧備戰,跑在一線的幾家如蜜芽丶洋碼頭,后起之秀如小紅書都已相繼走到C輪千萬美元級別融資階段;海外電商如亞馬遜逐步試水國內市場,上線海外購板塊,利用國際化優勢試圖也來分一杯羹;在資本支持下,各路玩家棋逢對手,大佬小弟面對新興市場都要從頭摸索,既競爭又共生——一同培育推動市場向萬億級別進軍
如上圖中國進口貿易中的電商交易規模和滲透率在持續增長。每年的增長率都超過50%,進口貿易也在不停的占據總貿易中的份額。易觀預測10年將比15年交易規模多出整整10千億元。
網易考拉海購是網易旗下以跨境業務為主的綜合型電商,于2015年1月9日公測,銷售品類涵蓋母嬰、美容彩妝、家居生活、營養保健、環球美食、服飾箱包、數碼家電等。
網易考拉海購媒體型電商的媒體基因、網易大平臺共通的海量用戶和資本優勢,是考拉的持續核心優勢。
作為一家媒體驅動型電商,網易考拉海購是網易集團投入大量優質資源打造的戰略級產品,并憑借自營模式、定價優勢、全球布點、倉儲、海外物流、資金和保姆式服務七大優勢,僅一年就躋身跨境電商第一梯隊,并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電商企業之一。
首先我將會從用戶體驗五要素來對考拉進行分析,其中框架層是本次分析的重點,主要從 轉化力、效率、防錯和一致性四個方面分析。
戰略層方面,首先對于喜歡購物尤其是購買海外產品的用戶,其最大的痛點就是國內品牌質量參差不齊,買不到效果好的產品,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對海淘,他們要的是能夠用最性價比的價格買到有保障的正品并能及時的收到貨。考拉也基于用戶的需求,在網易大品牌的影響力下在杭州建立保稅倉庫,又以低于絕大部分電商的價格迅速切入市場,并占有一席之地。“用更少的錢過更好的生活”“只過1%的生活”是考拉的slogan,也說明了其產品地位是要使用戶生活越來越有質量。2016的戰略是榜單經濟,類似于日本cosme大賞,對熱門產品進行排名。二是直播,大家都懂的。三場景化生活,意思是要講考拉成為用戶生活的一部分。
范圍層方面,基礎的購物流程操作和常用的購買都有。而考拉具有特色的功能就屬于,特賣活動和商品推薦以及手機限時購了。之前也說考拉是以其低價迅速切入市場,因此考拉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新一次活動,每天都會在首頁更換推薦的商品,希望用戶能夠多元化的購買商品,同時還有限時購功能,正好對于其“場景化生活”的戰略。
如圖是考拉的信息構架,目前首頁欄目有14個,由于數量關系,我只畫出了其中“推薦”、“有好物”、“全球旗艦”、“母嬰”前4類。光光這 4類就已經多的讓人夠嗆了,想想也知道
目前考拉的功能邏輯有點過于臃腫。較多的層級會導致效率的降低,卡拉需要再平衡一下層級關系,因為很多東西的需求度都比較高。
整體邏輯比較復雜,有些內容重復,導致構架有點混亂。
好,開始分析框架層了~首先是“轉化力”
我是誰,從banner頁以及進入app的動畫頁能夠知道我是做電商的。
我有什么,這里的分類能夠向右滑動的指示不夠明顯,建議加一個箭頭,如右圖。
什么在吸引著你,因為考拉是搞特賣活動的,因此每個活動的banner都是吸引點,影響著其轉化力。
通常購買商品的心理流程是“了解-信任-價值-轉化”,然而考拉的商品頁面中,在“信任“(用戶評價)與”價值“(商品介紹)之間,紅框處穿插了”同品牌產品“、”推薦產品“、”相關品牌產品“,嚴重的打亂了用戶正常的購買行為,很有可能會把用戶吸引到別的商品里,從而使用戶放 棄購買。建議放到商品詳情介紹的后面。
同時同品牌推薦產品中,和當前正在瀏覽的商品重復。
針對右圖:
【活動精選】我在首頁就能看到最新的,考拉底部第二個TAB就能隨時查看上新的活動。
【我的資產】點“消息”-“我的資產”查看優惠券。和點“我的考拉”-“優惠券” 步驟一樣多,沒有提供一點效率。
【通知消息】去年的消息,沒有任何價值。
屏幕右上角的“消息”功能整體需求度較低(如上分析)而現在卻把它放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作為進入應用的首頁,用戶進來可能會有目的。比如:①看最新的活動、②有明確要購買的商品、③有明確想購買的品類(比如買洗發水,我又不知道買什么牌子),然首頁卻找不到與洗發水有關的信息。
專門把分類放在一個TAB中也是很少見的。同屬查找商品功能,與”搜索“放在一起也符合菲茲定律。同時唯品會和聚美優品等垂直電商APP也是這樣處理,在操作上也降低了一定的認知負荷。這里建議將原來的“消息”按鈕改成“分類“,底部“分類” 去掉,為之后新的功能留入口(比如直播)。
藍框中,是進入首頁的黃金位置,然而卻放了4個“廢”功能。
“每日簽到”,考拉你就不能我一進來,就幫來個彈出讓我簽到嗎?這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簽到這功能一天也就只會發生一次行為,卻把它放在了首頁的黃金位置!
“限時購”,這首頁都是限時活動專題,新手誰知道你這是限時秒殺?并且在”活動“TAB里,占重最大的也是限時購。(很多這種重復現象,導致考拉信息構架很混亂復雜)
“每日上新”同上。
“分享賺錢”,用戶會一進來啥都不干,就直接幫你分享APP,想太多了!要分享也是分享商品啊!
綜上所述,優化方案如下圖:
右圖的優化方案,一是 突出限時購功能進行引流,二品牌館和國家館提上來是為了對選則某品牌和國家有強烈需求的用戶。三,考拉2016中其中一個戰略是 榜單經濟 活動專題正好可以給榜單提供入口。
最后一張繼續滑會回到第一張圖,由于大部分用戶是購買母嬰和美妝產品,更在意的是產品的內在效果與質量然不是表面。建議最后一張滑動直接跳轉到 詳情介紹。
活動banner和商品并沒有完好的區分出來,作為一個專門做活動特賣專題的考拉,居然賣的東西跟文案差距太多。一開始看到“夜總匯“這詞以及背后性感lady,我以為下面那個賣的是保健品什么的,結果。。。是嬰兒維生素!還有,文案是“家居個護”,嬰兒用品和面膜怎么就變成家居個護了?下面的也是這個問題
乍一看以為下面個商品屬于活動banner。一個白三角有誤導,建議在兩個模塊之間加一個灰色間隔帶。
先看紅框既然21點的秒殺商品都是母嬰用品,完全可以將“母嬰用品專場”放到綠色框中的位置,那邊一片空白實屬浪費空間。
其次,每個商品圖片上放文字,用戶會下意識的以為下面條目文字會產生變化。因為這個關系處理就錯了,放在圖片是則屬于商品屬性了,不能保證每個商品都是同一種屬性,而母嬰專場屬于的是活動屬性。
在看籃筐關于進度狀態,通常的理解是進度條填滿是某項任務或流程結束。如下載、理財投資某項目、團購等等。
而考拉的處理則是反過來了,雖然其意是想表達商品數量在減少,但是還是違背了進度條絕大部分的表現規范,帶來的認知負荷也很大。
同一種商品,圖片、標題、屬性都一樣的,結果一個可以加入購物車可以分享賺錢,另一個不能加入購物車不能分享狀態,作為一個非小白用戶,我已經懵了!此處認知負荷太大。
左圖用戶協議在未選中狀態下,提交訂單按鈕仍然是紅色高亮狀態,然而此時是無法點擊的,此時會給用戶帶來操作上的負荷。建議在協議會未選中時,提交按鈕變成粉紅色或灰色,以表示此時無法提交。
右圖同樣的問題
先看籃框 左圖原價在左,特價在右,有圖則反之。這個巨大的差異,對頁面突然的切換會引起用戶短暫的思考時間,影響效率。
在看紅框左圖和右圖標題字體大小明顯不一致,左圖偏大。影響不是很大,但盡量統一。
“開搶提醒“與”立即購買”和“新用戶專享”的位置不一致。
“開搶提醒”和立即購買“屬于操作行為,而”新用戶專享“屬于標簽,其屬性不同卻使用了相同的控件!
3.”立即購買“顧名思義,就是下單,然而點擊卻是進入商品詳情頁,何必取名”查看詳情?
- 一大槽點,看圖2,同一頁面居然有的有“立即購買”有的連個控件都沒有!
表現層方面,考拉在每個分類層級下用的是宮格功能入口,但是icon確實以實物圖片的型式表現,這就造成了與上下的活動圖片內的東西融為一體,形成了視覺上的干擾,并且沒有視覺的中心。
如,我們看看圖上的紅框中的東西,是不是很像呢?
此處建議改成扁平的icon。
再看看綠框,圖片和文字的表意不同。
以上問題,可能是考拉因為經常有活動,對設計師而言直接用蒙版+實物圖會比畫扁平icon更有效率,但這的確會有視覺干擾。還有一個解決的方法是banner下 直接放商品。
頁面的視覺中心在“本周熱門”的空間上,而電商產品的視覺中心應該放在,條目重要信息上!
建議 將切換的控件,改為當前選項為字體加粗(并是紅色),未選中的字不加粗,底色均為白色。
這一塊最后提出一些優化建議
左圖:由于國外的鞋碼以及衣服碼子大小與國內有些偏差,建議在藍框空白處加上 尺碼推薦以及特別說明,減少用戶每次去詳情介紹里查看尺碼問題。
右圖:在籃框中,當考拉有匹配可使用的優惠券領取的時候可以在這里顯示并一鍵領取,減少用戶可能在購買前去找是否有優惠券可用。
分享按鈕有點奇怪,其他操作都是控件形式這里是icon+文字~
從目前卡拉基本每個頁面都有分享鍵來看,是打算做強推廣方案的~
因此建議將分享按鈕放入 視覺的中心處且一點擊,由于刪除訂單是低頻操作,可隱藏,減少入口選擇,集中在分享上如下圖:
由于很多網友吐槽考拉沒人客服入口,而考拉客服隱藏較深在”我的考拉“里,并且還不是人工,建議在訂單條目里增加客服入口,并且是人工客服。
右圖,15個相關關鍵詞,有7個與考拉相關,7個全部是關于真假貨問題。
另外搜了知乎對考拉的評價,大都是遇到假貨(當然這個可能比較片面)。
因此考拉在正品保證方面需要加強,并且在采購-物流-倉儲-發貨 這些多個流程中制定一些避免假貨的機制,控制商品正品率。
作為一個海淘用戶,最關心的三個問題分別是 “價格” “正品” “效果”
而考拉在“正品”方面還是很欠缺,關于正品保障的字眼APP 基本沒有。而正品保障是對用戶留存率非常重要,目前考拉將正品保障房在商品詳情介紹里,也就是形成轉化的最后一步。
此處的優化建議是,下拉刷新時,展現圖片+文字形式 突出正品保障!
交互優化建議
4軟件退出
對于安卓機,返回鍵通常在home鍵旁邊,放回返回返回,說不定就不小心退出程序,而退出程序后,很可能就打斷了用戶繼續要在考拉里的操作。
此處建議,當返回最初界面時(即TAB首頁,按兩次返回鍵再退出軟件,并以文字提示,以降低用戶的離開率)
總結
整體來說,考拉借助網易背后強大的引流與推廣,并以較美麗的價格吸引著數萬忠實粉絲,在跨境電商行業中已成為佼佼者。而然電商脫開不了就是品質正品的懷疑,因為考拉在客服及正品宣傳上需要進行一大步的提高。
同時,考拉由于每天的活動運營數較大,商品種類的不斷擴充,功能的增加,導致其產品架構已經趨于復雜,上文中也提到一致性的問題,下面版本對于一致性的優化工作量將會變高。并且復雜的品類結構雖然能夠提高用戶的瀏覽時間,但是也會降低無明確購買目的的用戶的購買力,對于轉化是致命的。電商的產品構架一向比較復雜,考拉在這方面可以下點功夫,或許會有出人意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