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優化閱讀,摘自網絡
股票二級市場風急浪高,現在很多民間資本紛紛進入一級市場。過去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日漸呈現散戶化趨勢。但這個市場風險甚高,怎樣投資才安全?筆者周二下午采訪多位投資專家,他們給出了一些建議。
不少前期投資打水漂
王先生是筆者的朋友。2013年,因公司業務與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有交集,他發現這家互聯網金融平臺有創新,于是出資200多萬元購買了該公司股權。但在最近查處“非法集資”過程中,這家互聯網企業隕落。
陳先生投資一家新能源公司的原始股,則是因為朋友介紹。只去企業看了一次,聽了公司老總的未來上市計劃,就投資了90萬元。而目前企業經營并沒太大起色。
曹女士家財充裕,在新三板以500萬元開了戶,看到新三板成交低迷,就沒有用這個賬戶。但她的朋友通過她的賬戶,協議轉讓買了新三板一家公司200多萬元的股權,由曹女士代持。目前該公司轉主板之路遙遙無期。
筆者接觸多位這樣的投資人,總結出目前股權投資的三大“不靠譜”——首先,新三板投資門檻太高,散戶無法投資有較多財務信息、透明度較高的企業股權,這些股權的投資風險比新三板公司股權還高出許多;其次,偶然性太大,多憑親戚朋友介紹,缺乏對公司的深入考察;最后,投資之后無法跟蹤企業發展,只能聽天由命。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拿到A輪投資的企業高達846家。然而,能堅持到現在的卻寥寥無幾。
明星機構投資也難打保票
社區001成立于2012年2月,由邵元元、薛蠻子、杜國強三位投資人聯合創建,是一個本地社區提供在線購物及配送的服務網站,運營模式為用戶通過平臺下單,平臺從超市拿貨,為用戶送貨上門,致力解決社區內“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理念很好,愿景優良。隨后,社區001接連拿下多輪融資,2013年10月獲得海銀資本、上海致景投資等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2014年4月獲得上億元A輪融資(其中五岳天下投資了4000萬元)。2014年10月,薛蠻子曾在微博公布,社區001獲得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20億元。
然而,這個曾經高調的明星企業現在卻面臨一場破產和討薪風波,大量人員離職,并停止接單。
更典型的是凡客。2007年,以銷售品牌T恤、布鞋為噱頭的電商驕子凡客橫空出世,還未注冊,就已得到了第一筆200萬美元的融資(A輪)。其后三年,憑借其電子商務的美好愿景,獲得6輪巨額融資,震驚業內。投資者中包括軟銀賽富、啟明創投、老虎基金、淡馬錫、嘉里集團、雷軍等大佬。在“鼎盛時期”,公司一天竟然可以入職500人,員工總數高達13000人,擁有30多條產品線。2011年10月,凡客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招股說明書,11月5日遞交了上市申請。但是,因銷售不達目標,庫存劇增,上市的鐘聲至今沒有響起。最嚴重時,凡客的庫存竟然高達20億,欠債十幾億元。
尋找好股權得“千里挑一”
到哪里才能找到比較靠譜的股權?新三板、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都有很多好公司且財務數據公開。一些公司的業績比主板、創業板公司都好。剛成立不久的深圳新三板服務中心有限公司,也可以向機構投資者推薦掛牌企業的優質股權。
深圳新三板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涂成洲作為律師,從事上市公司盡調10多年。他認為,股權是否值得投資,第一看是否具有壟斷性。壟斷有地理壟斷、心智壟斷。最好是心智壟斷,即產品的品牌具有尊崇地位,無可替代。第二看團隊。團隊必須有明晰的目標,并且頭腦靈活,能隨環境、政策、技術進步而變化,會揣摩人的需求。第三看毛利率。毛利率高說明市場需求大,產品或服務競爭力強。第四看客戶群,從中判斷市場大不大。客戶群具有可檢驗性,可以分小組到不同客戶同時盡調,不容易被欺瞞。
投資人王少峰與別人合作的投資基金,成功投資了雛鷹牧業、東方金鈺、諾普信、華業地產等,但他也有很多失敗案例和被騙的教訓。他認為,股權投資應當重視四個方面:一是團隊,要規范、有能力、目光遠大;二是公司所在行業有不斷成長的大市場;三是公司有核心盈利能力,盈利模式最好清晰、易懂;四是公司有可能成為行業龍頭;五是股權價值必須被低估。“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不要投機。”他說。
深圳報業集團一本投資副總經理江風揚說自己所在的投資公司定位于文化產業、熟悉的領域,首選深圳政府倡導的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人工智能、生物制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文化娛樂。自上而下選標的。具體來說,創業早期的企業還沒有財務報表,就挑行業、挑人、挑團隊、看價格。到中后期,要看財務報表流水,看現金流,看有沒有收入、毛利率等。
依據監管規定,企業股權是不允許個人投資的。知名財經評論員、“天天說錢”主筆劉曉博說,投資股權是有門檻的,必須是合格投資者,條件是最近3年每年收入50萬元以上,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300萬元,單筆投資不少于100萬元,這與私募股權投資的條件一致。最近證監會也在查非合格投資者涉足股權投資的事情,劉曉博建議,既然國家有規定,應該按國家規定去辦。他認為,一級市場風險更大,上市很難,新三板開戶門檻是500萬元,交易不活躍,流動性差,不易變現,都是大問題。真正能上創業板、主板的企業非常少。騰訊的成功故事更是鳳毛麟角,在騰訊身邊有無數倒下的創新企業。即便股權有價值,也應當分散投資。總體而言,一級市場不適合散戶投資。
觀點集萃
◆?源政投資創始人楊向陽
投資成功的概率很低,一般要投過100個項目,你的回報率才能達到20%。個人投資是點射,機構投資是掃射。機構在各個領域都投,一定會有投中的項目,但對個人來說,點射成功就更難,所以現在也有個人投資人開始掃射。個人投資點射的痛苦就是可能會押錯一個方向,我在二十幾年前做生物醫療就遇到過這樣的痛苦。
◆天使客創始人石俊
二級市場公司上市是經過層層監管的,而一級市場,散戶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散戶如果真的去參與流動性很差、缺乏監管的一級市場一定會受傷的;股權投資只適合抗風險高凈值的人群;把錢交給專業的人士打理。
◆盈信投資創始人林勁峰:
個人的局限性決定了個人投資人投一家公司是非常困難的,選擇機構的基金去做投資是更好的一種方式。
◆WeUp創始人謝利明:
好的項目很多都被機構投資人投了,普通的散戶很少會有機會遇到好的項目。但也有人認為,個人投資者的決策速度很快,對于有豐富經驗的專業投資人,在快速搶好項目上是有一定優勢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