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多數的痛苦都是幻覺,那只是一時的感覺而已,而非永久不變的真相。
2、這世界一直跟自己有這樣那樣的聯系,并且還是相當重要清楚的聯系。
3、生活本無意義,意義是活出來的。
4、你正確的程度越大,與此同時,不認同你的人越多,這樣的時候,價值才很大。你很正確,但與此同時,所有的人都很正確,那么價值其實可能等于零。
例如:現在你看好VR/AR,大家也都看好,于是你去做這方面的創業其實勝算并不高,因為大家都看好,大家都想做,最終誰的資源最強誰最可能成功,而僅僅“你看對了”這個事實本身,并不會給你帶來哪怕多一點點的相對優勢。
5、為什么人們面對真正價值之時會如此痛苦呢?因為他們衡量正確與否的方式錯了,他們衡量正確與否,靠的不是邏輯與獨立思考,靠的是“認同的人是否足夠多”!
從底層上來看,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1)、絕大多數人是“表現型人格”,他們在乎的不是好壞對錯,他們只在乎自己是否顯的好看…
(2)、進而,“表現型人格”決定了“隨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與大多數人相同”才會覺得安全…
6、聽大多數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
7、最終,這世界給你正反饋,你心平氣和地接受,不因此趾高氣揚;相反,若是這世界并沒有給你正反饋,甚至給你的是負反饋,你依然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不因此灰心喪氣—這不是勇氣是什么?
8、特立獨行且正確
9、“時時刻刻成長,早晚更聰明、更準確”才是應該的結果。可他們當時把注意力用錯地方了,乃至于最終并沒有獲得原本應該獲得的結果-這可能是很多人一生吃過的最大的暗虧。
10、“特立獨行”的正確,這里說的是“行”,而不是“想”。你可能有很多想法,不論它們正確與否,只要沒有付諸實踐,其實都沒有意義。
11、如果說想錯了是零分,那么想對了而不去做就應該是負分。不要讓自己的空想成為把握正確機會的阻礙。
12、來自環境的壓力越大,你的正確的價值也就越大。
13、愿意違背大多數人的想法,而堅持自己的判斷,恰恰是一個優秀領導所必備的素質。如果你愿意打破現在的渾渾噩噩,不妨多去向那些擁有這種品質的領導學習。
14、你愿意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這才是你身上勇氣的最好體現。
15、如果你不放棄部分安全感,就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去打磨自己的關鍵技能,進而有可能錯過關鍵信息。
不要覺得信息越多越好,在你沒有處理能力之前,他們也只不過是一些噪音而已。
活在未來更是如此,如果你永遠被困在現在,而不想著預測未來,得到的注定都是一些已經被驗證過的“正確”。
16、真正的勇氣是在你知道了危險的情況下,依然選擇面對結果,不退縮。
17、即便絕大多數人反對你,但是你相信自己的推理和判斷,愿意為它付出行動,并且承擔相應的后果。
18、當這個世界認可你的判斷,你就心平氣和地接受;當這個世界否定你的推理,你依然不會垂頭喪氣,愿意面對這個真實的結果。
只有擁有這種心態的人,才有資格享受“特立獨行且正確”所帶來的回報。
19、只有能夠思考自己的思維過程,才有可能發現其中的漏洞,并且不斷修補它,讓它逐漸得到完善。
20、只有當這些特立獨行是正確的且有利于自己成長的,它才真的有意義,并且值得你為它頂住壓力,堅持下去。
21、正確地運用清晰的概念,幫我們實現財務自由。
22、你很難通過個人的努力,來改變大眾的想法,你能做的,只是根據自己的獨立思考,提前找出那些被人低估的價值,并且一意孤行地堅持下來。
23、固定的生活圈子,很容易讓我們的思維固化,每天接觸同樣的人,談論同樣的興趣話題,極有可能認為自己的圈子就是全世界。
所以,在你享受自己的生活圈所帶來的舒適感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這不是全世界,周圍人的贊同可能并沒有那么大的價值。
24、要想明白“個人成長”比“虛榮心”要重要得多得多。
所謂的虛榮心,其實只是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比較好,至于自己是不是真的好,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這就是表現型選手的典型特質。但是對于進取型選手來說,別人眼里好不好并沒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真的每天都在變好。
忍住短時間內證明自己的欲望。
25、對人最大的褒獎就是:有勇有謀。
有勇,說明這個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做什么事,都不推卸責任,承擔一切后果,只有擁有這樣的膽量,才能夠真正做到敢于特立獨行。
有謀,說明他不會意氣用事。做事講邏輯,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不違背大勢行動,這樣才有機會無限接近“正確”。
有勇有謀,做起來很困難。也正是因為它困難,所以它的價值才彌足珍貴,不然豈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了。
我們不妨評價一下,自己在“勇”和“謀”方面分別得幾分?按照“落后”的觀點,想想自己處在什么位置?
26、生活的意義,是你自己賦予的。
27、對于你的家人、朋友來說,你的存在要比任何意見領袖都重要。
28、圖表的一個好處在于,它能讓你更清楚地看到問題的各個層面。
29、人云亦云很輕松,獨立判斷很困難。
30、想要違背主流的觀點,做出自己獨立的選擇,不光需要勇氣,還需要智力。這樣又費心、又費神的事情,當然不容易受歡迎。但這也擊中了大多數“表現型選手”。因為他們只在乎看起來是否足夠好,至于是不是真的好,他們其實并不關心。但實際上,這個世界的眼光卻犀利得多。它終究不會給任何“表現型選手”正面反饋,因為這對那些堅持獨立思考,耐心等待結果的“進取型選手”不公平。能夠想明白,并且篤信這個道理的人才有機會獲得這個世界的正反饋。
31、每次我通過自己的推理判斷,看到了正確的巨大價值之后,都沒有只是想想,而是馬上著手就去做。事實也證明,這樣的行動力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所以如果一個想法,沒有正確到讓你愿意為它付出行動,那說明你對它還不夠有信心。
32、有勇有謀,從某種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特立獨行且正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