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沒觀點,只不過是概念不清

1

最近《奇葩說》第四季開播了,前兩天空閑的時候看了一集。這集的辯題是“給走頭還有路的人捐錢,我是不是蠢?”。

剛看到這個辯題的時候,我想了想,首先能想到的就是一個答案蠢,完全是憑感覺做出的判斷。再往下想,為什么蠢呢?又不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去說。總之,就是感覺傻蠢。

這是典型的有態(tài)度,沒觀點。

好,那就接著往下看吧,看看別人怎么說的?!镀孑庹f》是正反兩方各派3個人,輪流闡述自己的觀點。我在看的過程中,一會覺得正方說的對,一會又覺得反方說的對,偶爾有時候感覺選手說的不對,但又一下子捕捉不到哪里有問題,整體就是搖擺不定。

生活中,我也常常面臨這樣的問題。

在面對選擇的時候,總是很糾結,不知道應該選哪一個,別人說點什么馬上就會動搖,很容易被別人的話所影響,糾結來糾結去,最后依舊沒有完全想明白,還是靠著一點感覺做出了選擇。結果,對于自己的選擇,不夠自信和篤定,在說服別人的時候也沒那么有底氣。后來的結果也證明,有時候選擇對了,有時候選擇錯了。

大家是否也存在過類似的問題呢?那么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關鍵原因是什么呢?

2

概念。

概念不清造成了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沒有明確的觀點,導致了我們容易被他人的話語所影響。

就拿這期《奇葩說》中的辯論來舉例說明。

第一個發(fā)言是反方一辯,他支持的觀點是“給走頭還有路的人捐錢不蠢”,一上來他就說自己對錢比較敏感,覺得說不太好,要把捐錢換一個詞,換成幫忙。

然后舉個例子論證了我們應該在別人走頭還有路的時候去幫忙,不要等到別人已經(jīng)走頭無路的時候再去幫忙,那個時候可能已經(jīng)晚了。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里有什么問題?

他替換了概念,將捐錢替換成了幫忙,但捐錢和幫忙這兩個概念是有本質區(qū)別的。捐錢是把對我們自己來說同樣稀缺的東西給了別人,一旦給了別人,我們自己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而幫助則更多的是將我們富余的東西給了別人,并不會影響我們自己的生活質量,同時還能給我們帶來自我滿足感。

捐錢是給予了別人但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損失的事情,而幫助則是給予了別人但不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損失的事情。對于前者來說,因為會給自己造成損失,所以對方是走頭有路還是走頭無路就很重要,但如果不會給自己造成損失,那么對方是走投有路還是走投無路就相對不那么重要了,我們做了也就不會顯得那么傻了。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對概念把握不準,或者對概念的理解稍有偏差,就可能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論。李笑來老師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第一篇文章中就講過一個定義:“衡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幾乎可以凝練這兩個條件:有沒有足夠多清晰、準確、正確的概念;概念之間有沒有清晰、準確、正確的聯(lián)系。”

辯論可以說就是對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爭論,而《奇葩說》的選手們就是一群極其聰明的人,每一期《奇葩說》中,選手們通過你來我往的辯論過程,不斷的理清辯題中每一個概念的定義以及這些概念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讓我們最后在面對辯題的時候能夠做出清晰的選擇。

3

那么我們怎樣才讓自己也擁有清晰的概念,成為李笑來老師所說的聰明人呢?建議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我稱之為“模擬辯論法”:

第一步,生成辯題。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選擇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任何一次的選擇都看成是一道辯題,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準確辯題是什么,包括前提條件是什么,背景是什么,選項是什么等等。

搞清楚這些以后,一道我們自己給自己的辯題就可以生成了。

第二步,定義概念。

在生成辯題以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對辯題中涉及的概念進行反復琢磨,盡可能找到清晰、準確、正確的定義。這一步很重要,前面也舉例說過了,對概念的理解偏差會影響我們對結論的判斷。

因此,我們有必要多花一些時間搞清楚每一個概念的定義,就像在辯論中,正反兩方反反復復對某一個概念的爭論一樣,直到這個概念足夠的清晰明了。

第三步,尋找聯(lián)系。

這一步也很重要,我們要反反復復的、從不同角度去分析這些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從正方的角度想想,再從反方的角度想想,直到我們盡可能窮盡了所有的角度。

看過《奇葩說》的朋友應該都有種感慨,那就是為什么選手們總是可以找到這么“奇葩”的角度的來論證他們的觀點。可以說,任何辯題只要反復琢磨,總是會有你意想不到的角度存在,只是有些角度合理,有些角度不合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找到這些角度,然后再做出最后的判斷。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幾天前發(fā)現(xiàn)了古典老師帶領的重塑大腦專注力的“深潛行動”,簡單說就是通過這個十四天的活動能來提升專注力,我一看完活動...
    露露走閱讀 434評論 3 1
  • 作業(yè):寫一款電動牙刷的500字文案 用痛點訴求的方式 只需要寫出來痛點場景+嚴重后果+對比 這三個硬性指標 數(shù)據(jù)采...
    瓦力_CC閱讀 887評論 0 0
  • 是開始,也是結束。 是起點,也是終點。 我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尋找自我,也在孤單寂寞中尋找人群,我們是孤鴻也是群居...
    AMy119閱讀 275評論 0 0
  • 追著《知否》,總能體會百味人生,尤其是趙麗穎飾演的女主明蘭,小小的年紀,就活的如此通透,明白。 或許明蘭活成了很多...
    大麥07閱讀 828評論 0 11
  • 文|霍霍; 這幾天我每天都在忙著和新生交流,也是真正的發(fā)現(xiàn)一個人和別人交談的時候會說話是有多么的重要。 因為我今天...
    霍菇娘閱讀 31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