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覺快樂的方法其實真的很簡單,即多關注過程,多體驗過程,慢一點兒,再慢一點兒,心安當下。
一日,自己與幾位朋友小聚,在言談中自己說:“以前自己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希望越快越好,但現在卻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越發的感覺不到快有那么好了,甚至都越發的從心里喜歡上了慢的感覺。”與朋友談到這種感覺時,朋友笑著調侃道:“哪里是你喜歡什么慢呀,是你老了,怕死了,不想日子過得那么快罷了。”當時朋友說完,自己也沒急著辯解,心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某種意義上說,哪一種看法都是合理的,即便所有人都認為是錯的,其實也是合理的。更何況太多的事情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在回來的路上,自己獨自慢步走在午夜街頭人行路上,昏黃的路燈像渴睡人的眼,身邊不時的有汽車飛快的掠過,轉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左、右,左,右”自己在心里默念著每一次抬腳與落下。這是幾年前從一行禪師的書中學來行禪方法,就是想每時每刻的讓自己做到清明覺知自己的行為,同時讓自己做到心安當下,說白了就是要少胡思亂想,不知經過多少次的練習,自己已覺知到了其中的妙處,這絕對是減少煩惱極好的方法,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可能剛開始時,一定不習慣,數沒幾下也就亂了,或者就不一會兒頭腦就想別的了,一行禪師告訴大家,亂了沒關系,想別的也沒關系,發覺了在回來就是了。多多練習就好了,亂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大腦的思維溜號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的,你定會體會到這行禪的美妙。
行禪自己盡管堅持好幾年了,現在也同樣的溜號,這不當下又想起了吃飯時與朋友談論的喜歡慢的話題來了,其實自己真的不是如朋友所說的自己老了,怕死了,不想日子過得快,真正的原因就是喜歡知道自己當下在做什么的清醒感覺。想到這后,不自覺的又在腦中默默地數起了“左、右,左,右”,自己又回到走路的當下,感覺真好。
想想自己以往做事為什么想快?其實太看重結果,在做事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早早的放在事情的結果上了,這樣所帶來的后果就是焦急、焦躁。正如經常開車出門旅行的朋友經常會說都有這樣的體會,去的時候感覺路程好遠,而回來時如果不是趕著回家,心里感覺就好得多了。為什么如此呢?因為去的時候心在景點上,而歸來時不著急回家,心就沒落在終點上,所以就會輕松快樂很多。
這就是我喜歡慢的真正原因,因為慢下來了自己才能真正的感知當下,真正的明了自己在做什么。
當下風很柔和,月光如水,自己的腳步正左、右,左,右的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