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角色”顧名思義就是說作為一名醫院管理人員需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個人于醫院,在科室,乃至醫院內外中所處的定位是什么!
我們要想明白這個問題,需要先想明白一件事情就是“管理人員是怎么來的?”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小王有一個家傳的手藝:做豆腐。雖然說做豆腐是勤行,但是小王不怕辛苦。他想著,只要自己不怕吃苦就一定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小王每天四點鐘就開始忙活兒,然后到集市去賣。因為小王為人老實,用料足,小王的豆腐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每天還不到十點鐘就賣完。小王非常高興,他想著:如果我明天三點鐘就開始做豆腐,那我不是就可以多賣一些,多賺一些錢了嗎?于是,小王第二天起就開始三點鐘起來做豆腐,然后再到集市上去賣,仍然賣不到十一點。小王回家跟家人商量,想再起早一點,家人不同意了,紛紛勸說小王:你現在就是三點起床做豆腐,如果再起早一點,時間長了身體會吃不消的,不能為了賺錢,就不要命了啊!
小王聽了家人的勸告,堅持每天三點起床做豆腐,然后再到集市上去。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小王的豆腐生意非常的好。隨著口碑的傳播,有的人家還從鄰近的鄉里趕過來專門找小王買豆腐。這時,即使小王仍然三點鐘起床做豆腐,還是不到十點鐘就賣完了。小王回家跟家人商量,想找幾個人做幫手,家人同意。很快小王找了幾個人,并給大家分了分工,有的人負責分揀豆子,有的人負責磨豆子,有的人負責煮豆汁等等。等到做好了豆腐后,大家再一起到集市上去賣,除了原來的老集市以外,小王還安排兩個人分別到鄰鄉的幾個集市上去賣。
慢慢地小王發現,每個集市同樣多的豆腐,自己在那個集市上,那個集市就賣得錢多,而自己不在的集市上,同樣多的豆腐,卻要少五分之一的錢。小王心想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小王開始一邊早上和大家一起做豆腐,一邊開始到各個集市上去看。時間長了,錢的問題沒有解決,小王的身體卻累壞了。小王躺在床上想怎么才能解決呢?自己這是分身無術啊!后來,小王想到既然自己管不過來,那就從他們幾個人中間選擇一個幫自己管理啊!于是,小王就從中選了一個人來帶領大家一起做豆腐,小王不再動手,只是在旁邊指導,以及到各個集市上去看看銷售情況。隨著豆腐生意越做越大,人手越來越多,小王先后提拔生產部經理,銷售部經理,采購部經理,財務部經理等等。
上面這則案例告訴我們管理人員是怎么來的,管理人員不是因為按照國家規定需要有的,也不是因為個人能力優秀而產生的。管理人員來源于組織發展的需要,來源于高層領導或因為精力不濟、或因為能力不足而產生的需要。此時,大家心中一定會非常清楚,既然管理人員是源于組織發展的需要,高層領導的需要。那么,對管理人員要求一定不是讓我們每天按時上班,準時下班,也不是讓我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的磨洋功,更不是為了讓管理人員在得到命令后處處質疑,事事反駁,以求證明領導是錯的。而是需要我們“在其位,謀其事”,身處在管理人員的角色上,就應該去解決自己所管轄范圍內的問題。
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看到有一些醫院的管理人員似乎并沒有認清這一點,管理工作開展的非常被動,面對危機缺乏應有的敏感度,即使與問題面對面也很少主動去解決,反而是去找院長解決。根本不明白自己的崗位是因何而產生?
在面對上級的時候,不能夠做好上級的左膀右臂,而只是領導讓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只用手去執行,卻從不用腦袋去想如何才能更好的執行;不明白,管理人員要做到上傳下達的工作,不僅僅要把領導的意圖告訴下級,還必須把下級的思想與上級進行匯報,形成醫院上下的有效溝通,而只是單純的做上級的傳聲筒。
在面對平級的時候,不明白要為了大我,而舍棄小我,看到好事就爭,看到壞事就跑。本位主義,自己不干,還不想讓別人干。那個科室干得好了,就是領導偏心,就是運氣好,卻從來不去反思,為什么別得科室干得好,自己的科室干得差。
在面對下級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而是盲目充當員工保護傘,代言人。不能從全局出發看問題,不會對員工進行正確的引導,反而跟著員工一起“瞎胡鬧”。還有一些干部,對員工的事兒從來不放在心上,不能幫助員工提升,也從不幫助員工解決問題,造成了科室的人員流失還不自知。
在面對公眾的時候,不清楚自己代表的是醫院,自己的一言一行對醫院的影響巨大,反而信口開河,講出了一些不負責的話,損害了醫院的形象,給醫院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在面對患者的時候,不懂得自己是醫院學科水平的代表,是科室學術水平提升的發動機,自己有義務去提升科室的整體技術水平,反而秉承“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觀念,固步自封。更有甚者,自己不提升,還看不得年輕大夫有發展。在科室處處安置“限高桿”,阻礙年輕人的發展。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中有這樣一段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夠戰勝別人是有能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對于醫院的管理人員而言更是如此,我們不僅僅肩負著救病治人的使命,還需要承擔醫院發展的重任。如果不能夠客觀的看清自己,如果不能夠清醒的正視自己,如果不能夠準確的找準位子,如何才能很好的開展工作的?正如,如果一個鷹從來不知道自己是只鷹,而以為自己是一只山雞,它何時才能遨游于天下間。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