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情節并不曲折卻讓人心潮澎湃的電影。它講述的是一個“瘋子”如何抵抗住外界的懷疑和重重限制與困難,毫不猶豫地追逐夢想,并且最終實現自我的故事。
劇情簡介
街頭雜耍藝人菲利普·帕特8歲的時候看馬戲團表演,對走鋼絲產生了濃厚興趣,自此走上了一條非同尋常的挑戰自我之路。
他師從著名的走鋼絲者“魯迪爸爸”,但因為不滿于馬戲團的表現只是為了媚眾而選擇與“魯迪爸爸”分道揚鑣。他立志成為一名偉大的藝術家,用自己的技藝“征服”觀眾。
他的“不務正業”也讓父親相當不滿,于是他不得不離家出走,流浪到巴黎成為一名“街頭藝人”。在巴黎,他邂逅了女友安妮,知心好友尚·路易,也發現了自己真正的夢想--在紐約雙子塔之間完成一次壯舉--走鋼絲。
經歷幾年的磨練、籌劃,在更多靠譜不靠譜的同伙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冒著犯罪坐牢的風險,他終于站到了雙子塔南塔的樓頂,帶著腳傷,開始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行走。
這一走注定成為星光熠熠,舉世矚目的世紀行走。清晨地平線上的第一縷曙光照到塔頂,街道上隱約出現繁忙的身影,城市從寧靜中蘇醒,逐漸活躍起來,嘈雜起來。菲利普一只腳站在鋼索上,一只腳搭在天臺的邊緣,醞釀著情緒。工人們開始工作了,分分鐘就會有人發現他的瘋狂之舉。而任何的干擾,對他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
他需要趕緊行動了。凝神靜氣,外面的世界漸漸隱退,萬物沉寂,只有鋼索,伸進無盡的遠方,這里只有他與鋼索的對話……
他小心地行走,順利地走完了整個旅程,圍觀的人歡呼鼓掌。但他還沒有從那種沉醉的狀態中醒來。于是心念一起,他做了個決定。他站了起來,原路折返。然而,就在他走至半路的時候,警察出現了。他的心理稍稍波動了一下,但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他來到天臺邊緣,警察們幸災樂禍地等著他自投羅網。他狡黠一笑,漂亮地轉身,又回到“舞臺”的中央。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菲利普和警察玩著貓鼠游戲,在鋼索上來回往復。每一次折回,他都增加了表演難度,他半跪著向觀眾致敬,單腳懸空向觀眾致敬,雙膝跪在平衡桿上致敬,最后一次則躺在鋼索上,每一個動作都引起一片驚呼,看得人心驚肉跳,而他淡定自若,完全沉醉在藝術家的表演過程中……
當他跳上天臺,人們提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掌聲雷動,歡呼雀躍。他被警察帶走了,卻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鎂光燈頻頻閃動,人們問他“為什么這么做”,他只淡淡地說:“沒有為什么,只要看到漂亮的地方可以走鋼絲,我就無法抗拒。”
觀后感
電影取材于真人真事,改編自紀錄片《走鋼絲的人》。整個敘事中規中矩,高潮部分處理得相當到位。尤其是最后走鋼絲的片段,畫面唯美逼真,扣人心弦。據說有人在觀影過程中被嚇吐了,不知道是真實情況還是夸張炒作。不過,畫面的確很帶感,隨著鏡頭從樓頂往下探的時候,的確看得人兩腿發抖。如果有恐高癥,這部電影對你有兩個作用:第一、讓你在安全的狀況下體驗從高處向下看時的快感;第二、多看幾遍,或許就能治愈你的恐高癥。當然,這是笑談,不必當真。
整部影片除了視覺感官的沖擊外,讓人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一個老生常談的“勵志”與“夢想”。時下“理性實用”理論盛行,早就把“雞湯”和“成功學”擠到了犄角旮旯。人們否定成功是主觀的,更多靠時運;人們堅稱“喝湯”得有勺子,否則就是耍流氓。
很多時候,這樣的想法有理性可取的一面。但全盤否定容易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世界是不確定的,但個人因素也是成功的一個必備因素,你不可能因為世界的不確定就懷疑個人努力的作用。別人給的“勺子”也只是對別人有用,如果你自身不能覺醒,缺乏基本的執行力和判斷力,就是把飯端到你嘴邊,你都懶得張口。
回到電影本身,主人公清晰的目標、超強的執行力和恒心毅力是他成功挑戰人類極限的根本原因。試想,如果主觀意愿不是那么強烈,他怎么可能耐心籌備好幾年,站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去走鋼絲?如果他不能做到心無雜念,專注沉靜,一個小小的分心就可能要了他的命,又怎么可能有皆大歡喜的結局?當然,外在的潛在問題也很多。比如,如果保安發現了他們,如果他們的繩索安裝不及時,如果那支箭不是落在天臺邊上而是飄走了,那么就不可能有后面表演。但是在這里,外在只是一個很微不足道的因素。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能和心理素質,沒有決絕的態度和信念,就算鋼索完好地呈現在那里,又能怎樣?
很多人眼中的“成功”應該只是局限于商業上或者財務上的成功。這樣的“成功”的確受外部環境影響更多一些。但是成功不僅限于金錢、權力、地位,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況且,不管哪種形式的“成功”到底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是實現了呢?”你覺得是雞湯呢還是雞湯呢?
“不瘋魔,不成活”是對于有夢想的人的,并不適用普羅大眾。與其關注別人的言論屬于“成功學”還是“雞湯”,不如問問你自己,你的期望是什么?如果你沒有夢想,就不要去揣度別人的夢想能不能實現,因為不曾體會過“瘋魔”是什么狀態 ;如果你有夢想,只要走自己的路就好,聽取有助益的建議,卻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
后記
據說真實世界里,菲利普在成名后另覓新歡,導致與安妮分手。最終菲利普留在了紐約,而安妮回到了法國。這多少讓人唏噓,曾經患難與共的倆人,在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后卻落得勞燕分飛。真實的世界永遠更冷峻殘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