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慫了!
當年南海撞擊事件,美國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要求完好無缺的歸還飛機,更不用說是飛行員了。
當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的時候,美國是如何的氣焰囂張極其張狂,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誤炸道歉了事。
去年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的時候,董事長親自去賠錢,走在機場的照片是何等的悲涼。
當年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是何等的憋屈。
弱國無外交!此話一點兒都不假。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一百多年前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官的恥辱與心酸,在百年后的中國外交官的身上,得以反轉和證明。
這一切的結果都是國家實力的提升,祖國強大的見證,中國和人民意志的體現!
七十一年前的抗美援朝,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打贏了那場戰(zhàn)火紛飛的立國之戰(zhàn)。
七十一年后的孟晚舟案,我們同樣用了三年時間取得了這場沒有硝煙的勝利。
再過幾天就是電影《長津湖》的上映時間,趕在十一前、趕在《長津湖》前能夠回國,這是歷史的巧合性嗎?
還是冥冥之中一種緣分的安排?一場跨越時間、跨越歷史長河的重疊與對照?
《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電視劇《北平無戰(zhàn)事》的最后,父親對兒子說:一家人能在一起吃頓飯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我沒記錯這句臺詞的話)。
想當初任正非說出那句已經做好了這輩子見不到女兒的準備時,是多么的傷心和悲痛。
我看到網上居然還有很多人發(fā)評論說:肯定是私下已經做好了交易,讓中國購買國債去給美國托底,所以才會放她回來。等等這些內容。
你們做個人吧!就算是有這種情況存在,難道就一直看著她在國外被囚禁、被引渡嗎?
試想一下:如果她是你的孩子呢?如果她是你爺爺或你姥爺的女兒呢?
你們還能說出這種風涼話,你們還能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嗎?
所以真的勸你們好好的做個人吧!
哪怕只是為了一個快八十歲的老人,在見到女兒時能夠說一句:回來就好!
我覺得也是能夠接受的,只要人回來就好!難道在我們有大災大難、有至暗時刻之時,我們的父母、我們的長輩、我們的家人朋友,不都是會說這句話,來表達安心嗎?
千言萬語匯成的話:人回來就好、只要人在就什么都好。
我上網查了一下,任正非1944年10月25日生人,今年77歲,對于一個被外國囚禁了三年的女兒,能在自己生日之前回來,這難道不是一個最大的安慰嗎?
回來就好!回家就好!孟晚舟歡迎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