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改革新視域
課堂教學改革要不斷糾偏,課堂教學改革要與時俱進。結合專家、學者論述結合自己思考,特提出課堂教學改革的十六個新視域:
1、教學目標要從單純三維目標達成提升到核心素養落實;從“知識核心”走向“素養核心”。
2、適于學生個體學習的問題應能“成鏈”;適合組間展示的問題應能成“集”:全班共享的問題和成果應能成“網”。
3、學習的本質是自學,自學本質是連結。學習一定要“用”,輸出是比輸入更重要學習,運用是最好學習。
4、課堂是自學為始,自學為終的。自學產生合學的需求,自學消化合學的成果,而合學只是手段,是為獨學服務的,它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深度自學。
5、有效合學發生的前提:一是有合作的真正需求,二是相互合作的資本,三是多種合作的平臺,四是有分工、目標的合作組織。
6、合作不僅僅是達成共識,更重要是分享不同。
7、從展示走向分享,分享問題,分享思考,分享想法,而非展示答案;分享注重的是生成的內容,表達的是動態思考的內容,可能是不成熟的,是粗糙的,但它是沒有經過準備的,是更真實學習的體現。
8、對話主題要有探究張力。對話不是自說自話,不是輪流說提前準備的話,對話是關聯的,現場生成的,是在別人發言的基礎上有疑、有感、有思、有悟、有創而發。
9、真正的學習發生在展示之前的準備與展示之后的反饋上,把聚焦點從展示轉移到總結、質疑、補充、啟迪、創新等交互對話式反饋上。
10、從追求課堂盲動比追求課堂律動,到課堂靜思;從追求身動到追求腦動。
11、從格外關注表達到重視傾聽。
12、反饋從同例、變例、走向仿例。
13、去掉外在評價,用學科魅力征服學生,靠內驅力、志趣而學習。
14、課堂從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走向為為改變思維而教(學)。
15、提倡“杜威的做中學,現代的創中學(創客學習模式),悟中學(體悟、感悟),說中學(思維碰撞的對話中學習)”高階思維產品的學習方式。
16、教學高度關鍵是老師的學術引領水平而不是技術花樣;學生“愿學”關鍵是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不是老師的“教學挑逗”;學生學習興趣關鍵是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而不是對教學形式的興趣。所謂的模式、技術、手段等僅僅是教學組織的形式而不是教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