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靈魂大概永遠也無法離開這湖畔吧。
利用了一天的零碎時間,我讀完了湖畔這本書。
東野的書一向帶走很深的社會風氣的批判性,讀完之后總是產(chǎn)生無已言喻的震撼。
對于不善于表達的自己來說,縱使內(nèi)心千千結(jié),也只是剪不斷理還亂,讀完一本書,問你怎么樣,只能說出一個好字。所以今天,打算強迫自己好好想一下這本書究竟帶給了自己什么。
之前總是在網(wǎng)絡(luò)上看一些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到了近20歲的年紀總是會迷茫,所以大腦像是轉(zhuǎn)不動了一樣,也許是大學生活過于安逸,所以整個人已經(jīng)倦怠,明明正青春,卻透露著一絲殘破的老意。
別人都說讀書好,讀書萬卷,你的內(nèi)心世界一點一滴也會跟著改變,但我發(fā)現(xiàn)讀了那么多書,看過不同人的思想,自己的思維反而更加混亂。
原因就是,吸收態(tài)度別人對世界的看法而不去想自己內(nèi)心的思想,地球是圓的,往哪里走都可以,思想也是,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很容易變成讀書的機器,對于那種立場對立的觀點,很容易就迷茫了……
所以我打算寫點東西,寫出來才是自己的。
說說《湖畔》,將人性道德與犯罪和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東野的書邏輯總是很強,讓人意想不到。先說教育,這里提到很多,就是父母一直給子女灌輸一個思想,努力學習考上好的高中才會有出息,這一點和如今中國的應(yīng)試教育還真是有些相似。而以一切為了孩子著想為由的四對父母在教育的理由下與高中文職老師進行的交易。
看解說時,有個評論家提到,父母為了孩子要背上一生的原罪,而反過來,父母不考慮孩子的感受自顧自的用金錢甚至不顧道德的肉體交易來換取孩子更高的入學機會,何嘗不是讓孩子們在無意中也背負了一種罪責。
東野到最后都沒有說兇手是哪個孩子,但是父母們卻不管這些,其中有一句話說孩子有時候比大人還要殘忍,讓我忍不住想著,他們平時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以后他們長大之后會不會繼續(xù)這種教育方式,和他們父母一樣。
孩子應(yīng)該是天真的,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惡意是在成長中一步一步造成的,有人說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但我相信如果從小就給他們營造一種懂得分享,懂得去愛的環(huán)境,他們也肯定懷有一顆關(guān)愛社會的心。
孩子是大地的新苗,是最新鮮的血液,他們的價值觀如何對整個世界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可是看身邊的那些小孩子,才幾歲就已經(jīng)抱著電腦打字飛速,他們從電腦上接觸了一個新世界,但卻失去了對這個世界所保有的童趣。
還有那些冷漠的丈夫們。里面關(guān)谷對俊介說他認為丈夫找情人是理所當然的。母親為了孩子的入學不惜出賣肉體,丈夫不理會這些而且互相和對方的妻子發(fā)生肉體的關(guān)系,不管是在那種環(huán)境下心靈的釋放還是如何,愛情已經(jīng)失去溫度。
跌落的道德觀念,為了教育喪失的理智,這一切一起,更讓我覺得應(yīng)該負主要責任的是那些利用自己所處的高位而肆意發(fā)泄欲望的職員。
他們打著教育的名義卻干著禽獸的事,我認為他們才是那種腐爛社會風氣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