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卡勒德?胡塞尼的書是《追風箏的人》,記得讀完的感受是震撼、感動。當時偏重于情感的考慮,并沒太注意到作者對于阿富汗的種種描述。
然后又看了《群山回唱》,說實話,我覺得沒有《追風箏的人》好,具體不做評價,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今天看《燦爛千陽》是真切的感受到了作者對于阿富汗的描述,基于阿富汗的背景,講述阿富汗的戰爭與歷史,描述阿富汗人的各種習俗與戰爭所帶給他們的苦難。我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戰爭給一個國家和民族人民帶來的災難。
瑪麗雅姆可以說是阿富汗女性的典型代表。小小年紀就嫁給了大了自己二十多歲的從未謀面的男人,當然遵從的是父親的安排。她的父親虛偽到極致,覺得她只是一個私生女,為了自己所謂的尊嚴,即使拋棄了她也覺得沒有什么愧疚感。然而等待她的婚姻生活卻更加不盡人意。嫁過去之后,數次流產帶來了丈夫的百般挑剔與苛責,日日生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面對強勢封建頑固的丈夫,不得不屈服忍氣吞聲,甚至逐漸麻痹了自己的情感。萊拉的到來,阿茲莎的到來,終于給她已如死灰的心帶來了一些悸動。她愿意為了她們犧牲自己,不惜殺了拉希德。拉希德的形象總是讓我感到憤怒,無情冷漠殘暴,讓人惡心,好像無數個阿富汗那些無知自大男人的縮影。他的死對于所有人都是一種解脫,包括作為讀者的我。
整本書壓抑抑郁,灰色的基調,讓人難過惋惜。好在萊拉最終得到了遲來多年的幸福,才讓我看到了一絲微弱的光亮。
“最重要的是,瑪麗雅姆就在萊拉自己心中,在那兒,她發出一千個太陽般的光芒。”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墻壁之后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