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兒科學博士~嚴虎醫生
分享人:澤澤媽
一、腹瀉病的概述
每個孩子都有腹瀉的經歷,腹瀉是除發熱之外的兒童期最常見癥狀,一種機體保護性措施。
嬰幼兒腹瀉有兩個高峰期:【夏季:細菌感染比例上升,但以病毒感染為主;秋冬季:主要病毒感染】
??腹瀉病是兒童第2大死因:5歲以下的兒童中,每年造成150萬~200萬的死亡。發展中國家每年腹瀉發作的平均數:嬰兒6次,兒童3次。
腹瀉病的診斷
必備條件:大便形狀有改變,呈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
輔助條件: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次以上,如果大便性質異常,每日1次也算;如果大便性質正常,每日多次也不算。
腹瀉的原因
感染:病毒(輪狀病毒…),兒童最常見、細菌(霍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真菌、寄生蟲(阿米巴原蟲)、胃腸道外感染
非感染:食物中毒、喂養相關、過敏性腹瀉、藥物引起(抗生素…)、腸易激綜合征
癥狀分析
1.大便有血絲、鼻涕樣,不發熱:腸套疊等(外科疾病,便血量大、異??摁[,立即就醫,腹部B超)、食物過敏(便血量少,一般情況好,就醫,排除感染,忌口或特殊奶粉喂養)、假膜性結腸炎
2.大便有血絲、鼻涕樣,有發熱:細菌性腸炎【立即就醫,大便常規+培養,根據情況考慮使用抗生素】
3.大便無血絲、不是鼻涕樣,不發熱:過度喂養【吃太多】、乳糖不耐受、病毒性腸炎
4.大便無血絲、不是鼻涕樣,有發熱:病毒性腸炎【蛋花樣便或水樣便,病程3-8天;口服補液鹽,恢復食用米飯、小麥、瘦肉、水果、蔬菜、酸奶,回避高脂肪食物、回避果汁高糖食物】
二、脫水程度判斷及處理
1.輕、中度脫水表現:體重下降、小便次數減少【24小時小于6次】、口唇干燥、眼淚減少、嬰幼兒囟(xin)門凹陷、皮膚捏起來松開恢復慢
2.重度脫水表現:煩躁不安、過度嗜睡、眼窩深凹、手腳冰涼、蒼白、皮膚褶皺、松弛、小便減少到每天1~2次
3.脫水的處理:家里常備口服補液鹽Ⅲ 【全球通用,一般藥店都有,買不到用Ⅱ也可】
4.服用方法
①急性腹瀉:開始就喝,預防脫水;每次稀便后補充:6月以下50ml,6月-2歲100ml,2-10歲150ml
②輕至中度脫水【糾正脫水】:服用量(ml)=體重(kg) x (50~75),4小時內喝完
5.靜脈補液:應用于重度脫水
??不要強迫喂,可使用勺、注射器、杯子,少量多次,口服補液時嘔吐頻繁,需要就醫。
三、腹瀉的藥物治療和家庭護理
藥物治療:抗生素
細菌性痢疾:【有濃有血】抗生素治療
輕微的細菌性腸炎表現【大便常規白細胞少許,紅細胞少許】,精神狀態良好,不推薦使用抗生素,因為大多數病原菌所致的急性腹瀉病程自限,不恰當的使用抗生素可導致腸道菌群絮亂和抗生素耐藥。
病毒性腸炎:病程自限,無有效抗病毒藥物,不能使用抗生素
大便常規發現白細胞、紅細胞,不是使用抗生素的理由
藥物治療:蒙脫石【思密達】
中國大陸廣泛使用,幾乎成了腹瀉的標配
部分歐洲國家使用【弱推薦】,蒙脫石可減少約1日的腹瀉期間,但研究質量不高,多數被納入的實驗中存在著重要局限
世界衛生組織不推薦,美國FDA沒批準
藥物治療:益生菌
急性病毒性胃腸炎:可能縮短腹瀉的病程【約1天】和減少排便次數;布拉氏酵母菌和鼠李糖乳桿菌
可預防和治療抗日素相關性腹瀉,對繼發性乳糖不耐受缺乏明確療效
藥物治療:消旋卡多曲
一種腦啡肽酶抑制劑,具有抑制腸道分泌作用,能減少大便排出并縮短腹瀉持續時間,可能成為一種輔助治療腹瀉的手段,但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批準
藥物治療:鋅劑
鋅是確保腸粘膜的修復必需微量元素,腹瀉時鋅丟失增多
補充鋅劑【葡萄糖酸鋅或硫酸鋅等】,可以減少腹瀉量和縮短腹瀉病程,減少在2~3個月內再次腹瀉的風險,能進食就可補鋅
小于6個月,每天補鋅10mg;大于6個月,每天補鋅20mg;療程10~14天。
??沒必要止瀉藥,止瀉藥有一定風險,它延緩了腸蠕動,細菌,病毒個寄生蟲排出,被感染的體液就在腸道,導致隱性脫水,補液就可以,拉出去的東西通過其他辦法補回去。
何時去醫院?
腹瀉劇烈,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
高熱【3個月以下38度以上,3個月以上39度以上】
明顯脫水:明顯口渴,眼凹,尿少
煩bk躁不安,神志不清,萎靡
便血,腹痛
6個月以下,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癥狀
病毒性胃腸炎發病特點
秋季腹瀉:10月至次年2月,輪狀病毒,5歲以下,3個月~2歲發病高峰。
為什么3個月后就易發生病毒性胃腸炎?
經胎盤獲得母體的抗體消耗完了,盡量母乳喂養時間長點。
病毒性胃腸炎的癥狀
腹瀉:蛋花樣便或水樣便,自然病程,3~8天,平均5天左右,可至脫水
嘔吐:通常24小時左右
發燒:1~3天
厭食
腹部痛性痙攣及肌痛
哪些孩子容易得病毒性胃腸炎?
小于18個月
不愿意打疫苗或是沒這個意識
衛生習慣不好
營養不良,免疫缺陷,潛在疾病
腹瀉期間的再喂養
補液完成,脫水糾正,就要開始進食
食用碳水化合物【米飯,小麥等】瘦肉、水果、蔬菜、酸奶
在口服補液期間進行母乳喂養可減少腹瀉次數,腹瀉量及持續時間
在非母乳喂養兒童中,無乳糖膳食可能會減少腹瀉時間并降低治療失敗的風險【腹瀉/嘔吐持續或加重,需要額外補液或體重持續減輕
不能長時間食用吃BRAT【香蕉、米飯、蘋果醬和烤面包】飲食,熱卡攝入不足
回避高脂肪食物,回避果汁【梨汁、櫻桃汁等】高糖食物
腹瀉的預防
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
堅持母乳喂養
不濫用抗生素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2個月~3歲,每年都要服,保護率在60-70%左右】
四、乳糖不耐受的原因和治療
乳糖和乳糖酶
乳糖存在哺乳動物的乳汁中,乳糖酶由小腸微絨毛細胞分泌
乳糖代謝,小腸微絨毛分泌的乳糖酶把乳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
乳糖不耐受癥狀
乳糖酶缺乏,攝入乳制品或含奶制品后產氣【導致腹脹,泡沫樣大便,黏液便,蛋花便】,產酸【腹痛:哭鬧不安,大便發酸】,腹瀉,少數體重增長不良。
乳糖酶為什么會缺乏?
由原發性乳糖酶缺乏【種族性乳糖酶缺乏,發育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和基礎腸病導致的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導致
繼發性乳糖不耐受
病毒或細菌感染后腸道微絨毛受損,引起乳糖酶分泌不足。
腸道微絨毛修復時間:2周~2個月【個別甚至3個月】,乳糖不耐手癥狀可能會持續數月。
口服乳糖酶,益生菌,效果不佳,不建議使用;活菌酸奶,一歲以上小孩可以喝
盡量堅持母乳喂養,如果較長時間的體重不增,甚至出現下降或出現營養不良,可嘗試無乳糖奶粉喂養
無乳糖奶粉一般7~10天時間可轉回,逐漸替換過渡到完全替換,根據孩子在替換過程中的大便狀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