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發展,是有反義詞的。
創新的反義詞是守舊,發展的反義詞是衰退。從關系來看,發展是創新的結果,創新是發展的源泉。
發展和衰退是一個周期規律,有發展必有衰退,這是組織演變的必然過程。沒有哪個組織可以說自己不會衰退,因為組織是社會關系,市場供需演變帶來的產物,社會在發展,市場在變化,時間如水,一波一波的往未來奔去,只有不斷的變化,才有不斷的發展,衰退是組織無法適應變化的結果。
因此,每個組織的核心目標都是發展自己,以求得適應環境的變化,而這就是創新的根本。雖然這樣的道理淺顯易懂,但并不代表著創新就可以被執行。
因為組織是由不同的部門,個體構成的價值創造共同體。創新意味著要去舊,組織就像一個人,同樣是帝治,有的可以光榮革命,不流血實現君主立憲,而有的帝國學著立憲就亡了,比如大清。每一個組織發展背后都有強大的推力和慣性,這些推力和要素讓組織快速成功,隨意時間的推移,這些要素也成了阻止組織發展的阻力,如同腫瘤。
具有快速感知環境變化,快速執行能力的組織,能在早期癌癥病發時快刀斬亂麻,迅速為迎接創新鋪好路,但那些癌癥晚期的,你會發現,每一次創新都是荊棘遍地千萬人阻擋在決策者面前,告訴他這個事情做不得。所以,創新不是簡單的口號就能實現的。
正因為創新困難,所以創新更有意義,特別是在這樣的時代下,每一次小的創新都能推動一個組織,一個行業快速的發展,10年前的手機應用,5年前的智能制造,掃地機器人,這樣的時代下,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
創新對于勇闖無人區的人來說或許是困難的,但更多的創新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借鑒與學習,行業頭部的意義就是用自己去給其他小弟試水,告訴他們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不好走。世上頭部少有,而更多的是模仿者,不要重復發明輪子,最開始的時候,創新的第一策略就是模仿。
我從不認為沒有什么事是不能干的,所有的事都是人干出來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對內整頓組織,對外吸收借鑒,重視情報搜集與分析,時刻關注自己的發展與衰退點,在面臨轉折時堅決果斷,時間不等人,猶豫容易敗北,沒有哪條路線天生就是正確的,唯有結果,創越牛熊的發展曲線才是證明一切是正確的結果。
用發展結果證明創新,為發展結果推動創新落地,這就是創新發展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