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被電影《摔跤吧!爸爸》刷屏了。電影中的某些情節像是看到了一位好友的影子。
先說說這部電影吧。
辛格曾是印度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贏得世界級金牌,但他的妻子連生了四胎女兒。
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于是他與妻子約定一年時間,按摔跤手的標準訓練兩個女兒。
最終,女兒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冠軍,成為榜樣,激勵著印度千千萬萬的女性 …...
辛格讓女兒看到了人生不一樣的選擇。她們不像眾多印度女性一樣,年紀輕輕就與一個素未謀面的男性結婚,從此與鍋碗瓢盆度過一生。
她們沒有變成一場利益下的犧牲者,而是通過自己的實力,漸漸獲得了別人的尊重,得到真正屬于自己的自由,她們的冠軍沒有性別之分。
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發生在體育大學。大女兒在蟬聯三界全國冠軍后,迷失了自己。
她盲目聽從了教練的話,用教練所教的訓練技巧去打敗父親那一套,挑戰父親的權威,藐視父親當初對她成長路上的指導。
驕傲的與父親比試,看著倒在地上的父親,言語充滿不屑。殊不知父親只是因為年紀大了,而不是因為作戰技巧差才導致的失敗。
很想說,千萬不要用你的那點小技巧在父母面前顯擺自己的優越感,父母不是比你差,而是他們老了,接受能力慢了,身體也不如以往。
好在后來的一次比賽挫敗后,大女兒終于迷途知返,想到了一直陪伴在身邊默默支持自己的父親。在父親的指導下,重獲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個原因還在于,阿米爾汗飾演的爸爸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
我是大頭菇涼,大一那年,父親讓我休學當女兵。
我的父親曾經也很想要兒子,但是卻有了一個是女生的我。中國也有幾千年封建的重男輕女思想,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也并未消退。
無奈家里只有我一個孩子,父親也只能把精力和希望放在我身上。但是并沒有因為我是女生而降低對我的要求,反而對我更加嚴厲。
小時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間很少,父親手把手的教我學習,不允許我上興趣班。記得母親偷偷給我報了鋼琴課、買了電子琴讓我練習,被父親發現之后,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父親覺得會影響學習,于是我到大學之前都沒有留過長頭發。那時的我羨慕同齡女生們美麗的長發,羨慕媽媽們給她們精心編的小辮子。
我有時會很憤怒,也一度懷疑我可能真的是外面撿回來的孩子……
大一那年,遇到了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沒想過父親會讓我去當兵。周圍的朋友都覺得很詫異,“女兵”這個詞對于我來說很陌生。
考慮了很久才報名,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吧,女兵百分之一的錄取率,我被選上了。
部隊生活很艱苦,日復一日的訓練,每周僅有一次通話時間,有點與世隔絕,總是很想家。
后來,我漸漸習慣了部隊的生活,仔細想想,那兩年我學到了很多。
我養成了早起的習慣,處理事情更冷靜、更果斷,也認識了一群親密的戰友,深刻體會到了“團結”這個詞的力量。當兵后悔兩年,不當兵后悔一輩子。真覺得是這樣。
也似乎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父親對我的嚴厲只是不想我遇到危險柔弱無助地投靠他人。希望我遇到困難時像男生一般剛強,不輕易被打到,具備反擊的能力。只是想讓我變得更好,僅此而已。
以前的我不懂得這背后隱藏的愛。父親只是不善言辭,用著內斂的方式愛著我。
想到父親曾經在我英語一直不及格的情況下,跟我一起整理陌生的英語單詞直至凌晨。
其實我現在堅持的好習慣,大多都是父親督促時養成的,我很幸運遇到了他,也很感激父親一直沒有放棄這樣蠢笨的我。
雖然父親經常把我說的一無是處,但是別人卻對我說,父親曾告訴他,我是他的驕傲。
我想并不是常??淠愕娜司褪菍δ愫玫娜?。也許恰恰是那個批評你的,才是你值得珍惜的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幾乎每個人都聽過,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嘿,余下的時光,請多多指教。
你永遠也不要忘記,你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家人教給我的道理讓我受用終生。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我想我很幸運。
愛你們,我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