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曾幾何時,你會把自己吃飯睡覺,看到的笑話……雞零狗碎的日子分享給你認為值得分享的人?
? ? ? 哪怕對方給你回復的只是一個表情,或者隔了好久好久才回復你,你也覺得并無不妥,因為你理解生活本就忙碌,能抽空去在意你情緒的人實在是太少太少,所以你總提醒自己要注意分寸,別搞得自己像個孩子。
? ? 生活的發條從我們懂事開始就已經擰緊,求學、工作、婚嫁、生子,一代代的傳承,少了哪個環節我們都會被輿論,成為茶余飯后親朋聚會談論的焦點,我們都討厭當主角,可又無法逃脫,既令人懊惱又令人無可奈何。
? ? 情緒堆積,我們就要找個突破口,便有了我開篇提到的所謂的分享,前幾年社交網絡的崛起,大家在朋友圈上樂此不疲,但突然就刮起一陣風說:弄個屁大點的事也發朋友圈!誰稀罕看呢?后接連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意外,責怪的無非也是這些分享,一時之間大家變得越來越談“圈”色變,勸解的話要么是你的情緒無人理,要么就是成天廣告鋪天地誰有空看你,總之就是微信朋友圈看的越來越少,各類的拒絕標簽的軟件應需而生
? ? 但軟件不過是溝通的方式僅此而已,之前大家靠書信,后來靠電報再后來靠電話,再后來就是QQ再后來就是微信,忙碌的生活節奏我們每個人都很忙,大家的電話本里躺著無數個號碼卻都沒有撥通過,微信里有很多人也是沒有再聊過,失去分享欲,便是要開始散場了,也許每個人都是如此,不是因為對方沒有及時回應你的熱情,只是覺得一直如此怕對方厭棄,所以自知“識趣”便不再打擾。
? ? ? 白茶清歡無別事,我在等風,也在等你,也許一起吹過晚風的人,我們會記得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