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么?每當別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時,我都感覺難以回答。因為,我喜歡的書太多了,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書都有很多很好的作品。面對這個問題,我能做的只能是先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作家,再從他的作品中選擇一部。因此,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卡爾維諾和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是非常受歡迎的,到了21世紀,國內(nèi)看他們作品的人好像比較少了。接觸到卡爾維諾,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由于臺灣的唐諾的大力推薦,他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都會大段引用卡爾維諾的話語,我很欣賞唐諾的博學,也相信他的眼光。
關于卡爾維諾,我最早的感覺是,讀了他的書,才感覺踏入了文學的世界。因此,他是我最早喜歡的一個偉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我認為寫的很好的還有《美國講稿》、《看不見的城市》、《為什么讀經(jīng)典》,“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寫得也有一定的特色。
其實,關于書籍的好壞,有一些大家都認可的標準,好書和壞書之間的差距可能很明顯,但是有時也難以區(qū)別。但是,即使我確定一本書確實很好,值得一看,也很少向他人推薦,因為關于讀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點,好書并不適用每一個人閱讀。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這本書的書名翻譯得就很有韻味,看到這個名字,我的心里立刻想到了這樣的場景:大雪紛飛的黑夜,旅人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街頭漫游,人生地不熟,沒有任何親朋好友,來到獨自一人來到飯店就餐,年關將至,飯店內(nèi)冷冷清清、空無一人。因此說,一個好的書名都能給讀者豐富的想象。
關于卡爾維諾,看到一句評論“卡爾維諾的書是寫給智力過剩的讀者看的”,挺有意思的一句話。能夠滿足讀者的想象力和思想的作品才能讓我有興趣讀下去,《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這本書完全符合這個標準。
小說的結(jié)構、風格、故事和語言,如果每一個方面都寫得很好的 ?話,肯定稱得上一本好的作品了。《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這本書的結(jié)構、風格和故事我認為都很好,因為是翻譯過來的作品,所以語言方面難以評價。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是一本有特點的小說,喜歡小說的朋友,可以看看。溫馨提示:因為故事有些許的復雜,所以最好是找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專心去看。
PS:從2016年1月到現(xiàn)在看了180多本書,以小說為主。關于小說和寫作,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還有(每個作家只選一本)下面這些。如果不寫出來,感覺自己對不起這些作家:
1.奈保爾《米格爾街》
2.卡薩雷斯《莫雷爾的發(fā)明》
3.弗蘭納里·奧康納《好人難尋》
4.魯本·豐塞卡《新年快樂》
5.卡佛《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6.保羅·柯艾略《維羅妮卡決定去死》
7.肯·福萊特《巨人的隕落》
8.路內(nèi)《慈悲》
9.朱岳《說部之亂》
10.帕烏斯托夫斯基《金薔薇》
11.里爾克《給青年詩人的信》
12.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13.畢飛宇《小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