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興致勃勃的讀了一本育兒書。作者名為梟帆,是一位華裔德國媽媽,新浪育兒名博“德國小兄妹”的博主。
全書243頁,目錄結構如下:
Part 1:孩子童年里,每個媽媽都給得起的快樂;
Part 2:媽媽的時間在哪兒,孩子就在哪兒;
Part 3:心靈小旅行:如何跟孩子保持最親密的距離;
Part 4:家有二寶:有些事讓他們用孩子的方式解決;
Part 5:家里有愛的5種語言,孩子自然情商高;
Part 6:媽媽活的精彩美好,孩子自然會跟隨;
在這本書里,你不但可以看到一位生活在德國的媽媽的日常,你還可以聆聽來自于她所觀察的對于德國孩子教育的理念的一些理解,當然,里面還有一些information。
作者日常:
1.家里亂哄哄:家中老大阿迪10歲,老二甜妞8歲,兩個孩子極能折騰,但作為媽媽,要容忍家里開始變得亂哄哄,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生活。
2.輪滑:因感覺教孩子的教練不夠耐心,便自己買來輪滑鞋,在網上搜羅視頻,自己先是克服各種的障礙,習得后,再指導孩子。
3.背課文:德國老師不要求背誦,允許孩子自己選背誦1-5段或者全篇,但作為媽媽,則親自示范如何在2分鐘之內背誦下第4段,打破兒子對于自己只能背3段的自我能力定位及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4.打網球:由于一次偶然的時機,作者允許了孩子做自己的patner,進行網球雙打,孩子很努力,全力以赴。
5.畫畫:觀察到德國人有隨手畫畫的能力,自己也是藝術專業,但并不鼓勵在9歲前提前教授孩子任何繪畫技法,認為最好就是放任孩子自由表達。家長能做的是:多鼓勵孩子,提供豐富的畫畫材料,帶孩子大開眼界,如:藝術,音樂,運動,語言,大自然等……
6.興趣班:如果尊重孩子天性發展,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話,繪畫興趣班的授課方式和家長的初衷可能都有些背道而馳!如果是出于給孩子找玩伴兒的目的,建議把孩子送到比較正規的游泳班或者足球隊,甚至讓孩子去上書法課,都要比上繪畫課好。
7.學校里的興趣課:兩個孩子學校里的興趣課有:國際象棋、陶藝、吉他、創意烹飪課。
8.長途旅行:給孩子找個伴兒,給孩子私屬旅行箱,適當允許孩子買心儀物品,最重要的是,媽媽要帶上好心情。
9.手寫體:書畫同源,作者認真習得了如何像寫好中文字一樣寫好外文字。
10.攝影:給孩子拍照,除了對孩子那濃厚的愛、想留存孩子的美好瞬間,另外就是可以將拍到好照片后那份喜悅化成心里的陽光!
11.互訪:幫孩子找“死黨”,基本每次兩小時,太長了父母的壓力比較大,太短了孩子不盡興。
12.愛好:阿迪的愛好為畫畫,玩樂高,讀書。
13.朋友:孩子朋友多,和不同的人友好相處,都是好事情,但是也不能過多,沒有了獨處時間,尤其是不能因為天天被其他小朋友圍著,整得他自個兒沒了方向,這時,需要家長及時糾正!
作者觀點:
1.作者認為的兩個孩子的好處有:
? ?1)更懂得分享,體會分享的美好;
? ?2)更懂得溝通、處理問題;
? ?3)更懂得團隊合作,更懂得和他人和平共處。
2.我們偶爾的示弱或向孩子尋求幫助,一是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二是讓大家對學習都有個正確態度:只要肯努力,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大人和孩子都一樣,學習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好!最好的親子時光,就是媽媽和孩子一起進步。
3.養孩子,也要有“大美術”的概念。孩子的成長路上,哪里是“高光”,哪里是“亮面”,哪里是“明暗交界線”,甚至孩子遇到了哪些“陰影”,他怎么走出了階段的困難……
4.父親參與養育的孩子,其總體智力水平比母親單獨養育的孩子更高,在社會上取得的總體成就也更高。
5.我眼睜睜地看著他日益強壯、日益獨立、日益給了我更多的背影……但我想,我這個做媽媽的還是應該高興,因為世間所有的愛都是以相聚為目的,唯有對孩子的愛是你期望他獨立。
6.育兒理念:
? 1)生病是好事,增強孩子免疫力越早越好;
? 2)睡比吃重要;
? 3)做好寶寶情緒管理;
? 4)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
? 5)懂得陪伴的重要性;
? 6)注意好習慣的培養;
? 7)必備育兒“神器”:睡袋,尿片,戶外活動。
7.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孩子,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我們還應該在必要時悄悄地推他一把!
8.快樂是一種能力:
? 1)告誡自己不與人交惡,不結孽緣,如果真的不幸碰上了,記得速速全身而退。單位同事也好,一般朋友也好,甚或博客讀者,總會有和你氣場不合的,或看你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或覺得你對他不夠崇敬和膜拜,或者恥笑你那淺白的虛榮和賣弄,說到底,都屬于話不投機者,千萬別戀戰,更無須費神證明給他看,你對他的最有力的回擊是“你不配,看我的好戲”。
? ?2)即便和人交鋒,請選擇君子的為人處事方式。也請不要把自己淪落為“被可憐的對象”。我們可以是弱者,但我們不需要弱者待遇,一切無干人等,都別煩我,請給我時間讓我自行強大。
9.你是一個媽媽,既然你已經選擇了婚姻,選擇了和老公要一個孩子,那么就不能任性地讓自己沉迷于無助的境地——你的孩子需要一個頂天立地的媽媽,你的孩子需要你強大的內心和堅實的臂膀。
10.世界上80%的人,都在默默無聞中度過自己的一輩子,都在抱怨中過著每天的日子,都在對社會及對周圍的親人和朋友不滿足,來打發自己的日子,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身上到底丟了什么東西?他們丟掉了夢想,丟掉了堅持,丟掉了信念,再也沒有什么東西值得相信。留下的是什么?是平庸、迷茫、懦弱、放棄和附和。——俞敏洪
作者帶來的information:
德國小學4年級結束分流,學生將根據學習成績分流到三類中學,即:
? 1)主體中學:通過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工人;
2)實驗中學:畢業生進全日制職業學校,成為中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 3)文理中學:畢業生能到高等院校深造。
書中還介紹了大部分德國媽媽為全職媽媽或半職媽媽。國情不同,也許并不能做直接對比,但我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都是以自己最大的熱忱投入到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中的!希望以上信息對于閱讀本文的每一個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