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奔而來
NO.1
當美麗的護士小姐從產房走出來,告訴你是個女兒時,你雙手合十,連連感恩。
你的夸張舉動讓美麗的護士小姐有些驚訝,忍不住又說了一遍:“是個女兒。”
也許,美麗的護士小姐見多識廣,這種待遇在告訴是個男孩子的時候享受得更多。她不曾想,霸氣十足的你,夢寐以求的就是想要個可愛的小天使。
NO.2
女兒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就學會了認字,從沒特意教她,只是每次睡覺前,對著圖畫書講故事。
偶然間發現她竟然已認識很多字,有次我累了,讓她自己看圖畫書,她竟然指著圖畫書,一字不落地讀了下來。
爸爸帶女兒出去玩,發現這些字換個地方她也認識。一路上,只要看到她差不多認識的字,必定會大聲朗讀出來。基本上也能讀對個八九不離十,當然,也會出一些很好玩的“經典”笑話。
“爸爸,你看,馬陸罵校。”
什么?馬陸還會罵學校?原來是“馬陸駕(罵)校”。
“爸爸,你看,面條、小妙兒。”
什么?面條?還小棉襖?原來是“面條、小炒(妙)”。
……
諸如此類,經常惹得路人也會哈哈大笑,那么小的孩子,竟然會認字,還會不知不覺講笑話。
NO.3
爸爸受女兒的感染,成了“錯別字大王”、“讀半字大王”,女兒則自然成了“糾正錯別字大王”。
爸爸把“番茄”讀成“田茄”,女兒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來當爸爸的小老師。
只是這個“學生爸爸”不太好教,說不準什么時候又把“番茄”讀成“番加”或“田加”。一開始,女兒教得很認真,不厭其煩得教了一遍又一遍。
當爸爸多次把教過的字再讀錯的時候,女兒恍然大悟,于是,粉嫩小拳頭伺候。
其實,女兒這反應,比她老爸機靈多了。女兒小時候不想吃飯的時候,有時會說“肚子疼”,很多次,他爸確信無疑。直到有一次女兒不想吃飯,換了個借口說“屁屁疼”,他爸才猛然醒悟……
NO.4
女兒小的時候,爺兒倆經常玩智力游戲。
他倆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
一開始,女兒會先問爸爸出什么,爸爸說出石頭,她就出布 ; 爸爸說出剪刀,她就出石頭 ; 爸爸說出布,她就出剪刀……
屢試不爽,幾乎每次女兒都能贏。偶爾爸爸會不遵守規則,嘴里說出石頭,實際出了剪刀,爸爸贏。
女兒一愣,等反應過來,游戲開始升級。
“爸爸,讓你贏一次,等下我出剪刀哈!”
于是,爸爸出石頭,女兒出布,還是女兒贏。也幾乎每次,女兒都能贏。
“淘氣”的爸爸偶爾又不遵守規則,在女兒說準備出剪刀的時候,他出了剪刀,實際女兒出了布,爸爸贏。
于是,游戲再次升級……
NO.5
聰明的格局很小,所以叫小聰明。
智慧的格局很大,所以叫大智慧。
愿他們玩著各自的小聰明,培養出智慧的大格局!
愛,悄悄流淌,無處不在……
【One day ? One senten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 father can do for his children is to love their mother!
一個父親可以對孩子們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愛孩子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