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馬小杰
? ? ? ? 汕尾市運會前后,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估計幾乎所有的象棋微信群都在轉發“一撮毛”下快棋的視頻。“一撮毛”名鄧如軍,廣西人,就慢棋水平而論,應屬地市級比較頂尖的強手。同省級頂尖棋手相比,還有一點差距,屬于地市級有余省級不足的類型。一些棋友半開玩笑地稱呼這類棋手為“副省級”棋手。但鄧特別擅下2、3分鐘包干的超快棋。同他下這種超快棋的省級業余強豪幾乎都敗下陣來,不少國家級職業大師在這種快棋中也擋不住鄧的畢露鋒芒。
? ? ? ? 棋友們看著這些不假思索走子如飛1秒鐘走出三、五步棋的畫面,不免驚呼。驚呼之后,不免躍躍欲試。陸城棋手得風氣之先,開始下起3、5分鐘包干的快棋。一段時間過后,覺得還不過癮,有人提議搞一次5分鐘包干的快棋賽,得到大家的響應。
? ? ?
? ? ? ? 得道多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眾人拾柴火焰高。經過一番籌劃,由陸豐市象棋協會和陸豐市錦江實驗小學聯手舉辦的陸豐市首屆象棋快棋賽于2018年元旦(農歷丁酉年十一月十五日)下午在錦江實驗小學揭開戰幕。報名參加這次比賽的共有20人,實到17人。令人歡欣鼓舞、拍手高呼的是,吳填也出現在賽場上。吳填自2008年春節參加碣石象棋賽后,即未在碣石棋賽一展身手,這次重回碣石賽場,當然提高了此次比賽的規格。
? ? ? ? 比賽每方用時5分鐘包干。棋手分為A、B二組,每組前4名出線。然后再進行交叉淘汰。經過一番激戰,吳填、張杰、馬小杰、溫業創進入半決賽。半決賽分先二局,吳填對馬小杰,溫業創對張杰。剛在小組賽中負于張杰的溫業創立即還以顏色,率先挺進決賽。這時候,吳填與馬小杰還在苦斗之中。
? ? ? ? 吳填和馬小杰是老對手了。自1984年至本次比賽前,雙方已多次在各項比賽上相遇,大約下了30局比賽棋。其中吳填勝8局,馬小杰勝4局,余下全部成和。在海陸豐象棋界,和吳填下過10局以上比賽棋的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和吳填下比賽棋較多的還有陳正和溫業創。碣石前輩棋手陳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紀初他退出賽場為止的漫長歲月中,大約和吳填下了20來局比賽棋,并稍稍占優。比馬小杰小2歲的溫業創出道較晚,1998年才開始參加比賽。至本次比賽前,他大約和吳填下了20局比賽棋。一對棋手下過30局比賽棋的,在海陸豐棋界,實在很少見。至今為止可能也只有吳馬這一對了。盡管大部分比賽中,馬小杰的名次不如吳填,但如果把吳填比作海陸豐棋界紅得發紫的一朵紅花,那么,也許可以把馬小杰比作非常適合陪襯這朵紅花的一片綠葉吧。畢竟,能夠在比賽中這么多次遭遇吳填,也是需要比較接近的實力的。
? ? ? ? 閑話少敘,言歸正傳。吳馬相遇,吳以棋為業,自然志在必得,斗志昂揚。而馬小杰不外一個業余愛好者,曾經多年未涉賽事,近年被海陸豐象棋熱潮所挾裹,也偶爾到象棋江湖露個面冒個泡,此番對陣吳填,勝固可喜,敗亦欣然,心態放松。第一局,吳填執紅先行先取一城;第二局,馬小杰先行奪回一寨。裁判臨時決定加賽二局3分鐘包干的快棋,吳填執先勝了第一局,接著,馬小杰又執先扳回一陣。這時,裁判決定再加賽一局3分鐘包干的快棋。吳填幸運猜得先手,并取得勝利,進入決賽。經此一戰,吳馬比賽對局總數大約是35局了,吳以多勝5局領先。
? ? ?
? ? ? ? 決賽在吳填和溫業創之間進行,吳填先勝一局,溫業創贏了第二局。這時候,天暗下來了,裁判決定雙方一局定勝負,加賽一局3分鐘快棋。這局快棋下得十分精彩,盡顯海陸豐頂尖棋手的風采。全局大約六七十個回合,平均每步棋用時約3秒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雙方并無很明顯的漏著錯著,而且妙著迭出,十分難得。開局雙方小心翼翼,換去雙車后,形成平穩的馬炮棋。又經過二三十回合的較量,形成吳馬炮卒士象全對溫雙炮雙兵士象全的均勢局面。由于吳不想和棋,行得稍為勉強,被對方白吃中兵,形勢開始急轉直下。這時候,溫運子如神,本來單調極難運用的雙炮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指東打西,指南打北,雙兵乘機逼近對方城下。一時間,吳的九宮風聲鶴唳,搖搖欲墜。為解燃眉之急,老練的吳只好用一只馬換去對方的一只兵。就局勢而論,吳敗局已定。又下了十來個回合,眼看吳就要丟士失象難以支撐了,棋鐘突然滴滴滴響個不停,原來是溫超時了,而吳也僅剩1秒。這樣,吳以1秒的時間優勢奪得冠軍。眾棋友對雙方的精彩表演表示贊賞,對吳奪魁表示祝賀,同時也對溫失去幾乎唾手可得的桂冠表示惋惜。
? ? ? ? 馬小杰和張杰并列本次比賽第三名。
? ? ? ? 比賽結束后,眾棋友到附近酒店用餐。餐后,又到另一家酒店K歌。其樂融融,其樂泄泄,難以盡述。
? ? ? ? 5分鐘包干快棋賽,十分罕見。以中國之大,比賽之多,當然不敢說,這次比賽是國內絕無僅有的5分鐘包干快棋賽。但是,說這次比賽敢為天下先,也大體成立吧。另外,這次比賽的獎金、聚餐K歌的費用由三數棋友分別提供。由棋友自己出資搞比賽,自娛自樂,也是本次比賽的一大特點。
? ? ?
? ? ? ? 至此,丁酉年陸豐舉辦或參加的各項主要比賽告一段落。在這一年中,以比賽成績論英雄,吳填獲得汕尾市市運會亞軍、海豐縣象棋賽冠軍、陸豐選撥賽冠軍、陸豐快棋賽冠軍,第二屆潮(汕)人公開賽第五名,成績最為突出。其陸豐象棋第一人的地位依然無可爭議。自稱比全盛時期退了一先棋的溫業創4次比賽中獲得1個冠軍,2個亞軍,1個第4名,也顯示出強勁的實力。王景升一鳴驚人,一舉奪得汕尾市市運會冠軍,實力當然不凡。其他如鄭撐、馬小杰、孫振閱、黃堤、張杰、王小輝、李健勃、盧勇榮等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只是上述一眾陸豐名手中,除王景升、孫振閱二人三十多歲外,其他人大致已五十歲上下了,給人一種青黃不接的印象。目前,放眼全國,業余棋界大體上是五十歲以上和十五歲以下人群的世界,陸豐象棋界也基本如此,雖屬正常,但也未免令人略感失落。
? ? ? ? 陸豐還有一些棋友名氣不小,但因工作繁忙或年事已高,長期未在賽場上露一手,長期沒有接受比賽的考驗,很難評價他們的水平。說他們水平高或低,都缺乏堅實的依據,就不在這里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