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周半,信步閑庭,看小院梧桐葉落。
——你好淡定啊!(妹)
早上7:00鐘,茶盞交錯,觀教室井然有序。
——你們班紀律怎么這么好。(婷)
日課,猴子不上天,哪吒不鬧海。
午飯,快速,整齊。
排隊,有序,迅速。
……
——你怎么做到的?
好吧!很簡單
工具性+程序化+刻意練習?輕松走過開學周
(建立規則→解釋規則→反饋→維護)
什么,聽不懂,好吧,舉例說明!
1.排隊,請注意,首先我需要在教室里排隊,因為有限的空間可以讓我hold 住場面。而且我需要男女分開排。以男生為例子,第一次排好后(最后按照周托,午托和走讀的形式,先排人數最多的周托生,然后是午托生,最后是走讀生,類別排好后,在類別里按照大小個排好),互相認識,記住自己前面的人是誰。我需要記住第一排的人。然后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想想剛剛前面人的樣子,倆分鐘后,集合,有一半人不知道位置,再重復剛剛的程序,再來,這次找不到位置的人就少了,2分鐘之后再重復,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站隊的位置。最后一次,拍好隊后,拍照,不是為了留念,是為了讓老師自己記住他們的位置!男生排好后,女生排隊方法如上!
2.關于教室衛生
如果可以用工具解決問題,就不要程序化解決——魏老師
一年級好動是天性,一節課結束,桌子亂七八糟再正常不過了。使用一個小工具,固定桌子腿,只要告訴孩子,把桌子的腿放在紅色貼紙上面就可以了,你的桌子還會亂嗎?
3.吃飯
形成一套自己的程序,并且把這套程序分解開,告訴孩子步驟。
1.吃飯之前,把桌子擺好(桌腿放在紅色貼紙內)
2.輕輕把凳子推到桌子底下。站在凳子后面。
3.采取就近原則,迅速走到指定位置等候老師打飯。
(老師順便觀察表揚鼓勵)這是在反饋!
要求:肢體語言。
吃完飯后
1.把餐盤放到指定位置,(這個位置在教室前方,靠近們附近)出門直走上廁所洗手
2.之后再回到教室,從老師那里領取衛生紙擦口,手,以及自己的桌子。
3.擦干凈后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等候大家都吃完后一起回宿舍。
4.回宿舍之前把自己的凳子放到桌子上,然后排隊(流程同1)回宿舍午休。
5.正負班主任一人送隊一人打掃教室。(因為桌椅整齊,打掃起來不費勁,第一遍掃,第二遍拖地,并且開起電扇,幫助地面速干。)
4.教室空間劃分(純屬個人習慣)
辦公桌放在教室后面,其他老師上課時,我習慣坐在教室后方觀察小朋友的反應,下課和任課老師溝通,及時反饋。
垃圾桶放在辦公桌旁邊,試問,哪個小朋友在扔垃圾的時候,會在老師的地盤上胡作非為?
飲水機放在教室前面,一方面為了搬水方便,另一方面,候課的老師都習慣坐在飲水機附近,學生見老師在跟前不會擁擠,打水的時候也會小心,水不撒,教室地板干凈整潔,安全系數還高!
孩子的桌子上和脖子上佩戴學生卡。
脖子上的學生卡和絲帶的作用一樣,幫助分辨孩子所在的班級,但是比起絲帶,多了一項功能,副班在送隊的時候,孩子家長沒有準時來,可以直接根據孩子脖子上的卡片信息聯系家長,不需要再通過我,快速便捷!孩子一旦找不到教室或者老師,在校園里,任何人都可通過學生卡的信息聯系到老師。
桌子上的學生卡,一方面可以讓老師知道誰坐在這里,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記住自己的位置,同時,還可以起到路標的作用,比如,書可以放到學生卡上面,本放書上,筆在鉛筆槽里,看上去整整齊齊!學習習慣慢慢養成!
最后一點最重要:畫重點!
和生活老師,副班密切配合!!!
她們很辛苦,幫我們承擔了很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