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再次閱讀,是因為近期看《全球通史》中西歐在17、18世紀崛起特別想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在火車上看到了奧斯卡金像獎電影簡介中正好有《80天環游地球》。
開始于15世紀的世界地理大發現一下子打通了東西方,蒸汽機的發明與海上輪船和陸上鐵軌的結合,造就了環球旅行的可能,地球日益變小。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本書,一點也不覺得這是一本科幻書,最多是一本探險書罷了。
環球路線
仔細回顧主人公環球之旅,路線主要為:
- 從倫敦坐火車到巴黎到馬賽,轉乘輪船經蘇伊士約過紅海到亞??;
- 繼續直線航行到印度西海岸的孟買,轉乘火車到印度東海岸加爾各答
- 然后繼續乘船經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香港,乘船到中國上海;
- 經過日本橫濱,穿越太平洋到達美國舊金山,乘坐鐵路穿過美洲大陸到達紐約
- 繼續乘船穿越大西洋到達愛爾蘭的都柏林,進而到英國西海岸的利物浦,最后轉成火車到達倫敦。
具體里程書中也有詳細描述,我用尺子沿著地球儀仔細衡量了一下,接近4萬公里,的確是接近繞地球一周。
波折起伏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刻板而勇敢的英國紳士,一急之下與人打賭他能做到在80天內環游全球,于是開始了一場艱辛而破費周折的環球旅行。
第一個波折發生在孟買,他的仆人路路通因為不懂宗教習俗、穿鞋進入了印度寺廟,侵犯了寺規,被迫逃亡,后在加爾各答被審判,罰了一大筆款子,才未能耽誤主人公的旅行時間。
第二個波折是印度大陸鐵路中間一段居然沒有修通,主人公花費高價買了一頭大象才得以成行。穿越原始森林時,又遇到落后的部落要將新婚不久的娘子活活燒死,在主人公的堅持下,他的仆人冒死救出了娘子,并帶著她一路環游世界。
第三個波折發生在香港。由于警探懷疑主人公是偷竊銀行巨額財物的大盜,用酒和鴉片把路路通迷魂,以為這樣就可以將主人公困在香港。沒想到主人公通過租借快船,冒險在公海上航行800海里到達上海,截住已經離港的開往日本的郵輪,終究趕上了環游全球的時間表。
第四個波折發生在美洲大陸鐵路上,正當主人公和美國大兵準備決斗時,少數民族來搶劫火車,最終路路通停下了火車,挽救了大家,但是他自己卻被少數民族給搶走了。此時,主人公表現了強烈的勇敢精神,冒死追趕,最終將路路通就回來,然后為追趕時間,租用雪橇,在冰天雪地里趕路。
第五個波折發生在好不容易趕到紐約,可是最近的一班越洋游船已經在四十五分鐘前離崗出發了。主人公努力尋找到一艘貨輪在后追趕,直到說服水手,綁架船長,向既定目標航行。后來船上的煤燒完了之后,主人公用巨款向船長買下這艘船,和船長言歸和好,將船上能燒的木塊全部拆掉燒掉,總算在最后關頭來到愛爾蘭。
第六個波折發生在主人公一到倫敦,就被警探逮捕,錯過了約定的回歸日期,本來穩超勝券的賭約終于“失敗了”。雖然第二天確認主人公不是小偷,但是時間畢竟“錯過”了。
第七個波折發生在被救的娘子決心以身相許給“破產”的主人公,主人公讓仆人去請教士時才發現上天居然多給了他一天的時間,于是在最后關頭出現在賭約履約地,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正義勇敢
書中有一些巧合之事,增加了撲朔迷離之感。比如,主人公環游全球的時間非常珍貴,一刻也耽誤不起??墒巧鲜霾ㄕ鄱啻物@示主人公為了正義,寧愿耽誤時間,也要救人、冒險、決斗等。當然同樣做的,還有受到感染的仆人路路通,以及化敵為友的警探等,多種線索相互交織,共同織就了一片正義戰勝邪惡、付出才有回報的蕩氣回腸的篇章。
金錢觀念
主人公對錢財看上去比較大方,但是該扣除仆人的煤氣費照扣不誤,實際上他的錢都用在了鋼刃上,與時間這個主要目標相比,花費比平時多幾倍的錢,也是可以理解的。和哪些坐地起價的小商小販比起來,主人公的大局觀明顯超越,格局之大,非一般人能比。
有意思的是,主人公非常善于利用金錢,給予幫助者以獎勵,包括在印度將大象送給引路人,在上海兌現及時趕到后給予重獎的小船船員,在大西洋花費高價格買下貨船,在燒掉一部分木材最終到岸后將鐵船仍然送給船長。
無比冷靜
主人公遇到任何煩事都不急不躁,時刻保持冷靜,積極應對,該冒險的時候比誰都敢于冒險,比如從香港坐小舟趕往上海,在美洲大陸單槍匹馬去搶球被強人掠奪走的仆人,在紐約臨時搭上的貨船上鼓動船員綁架船長,在煤快燒干的時候買下船主的船燒木頭,當發現自己賭約失敗時寧愿給被搭救的娘子一筆資金、自己一無所有......
也許冷靜、勇敢、守信正是真正的紳士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