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沵花
“你看看人家”
“嗯,我看了。可我是我,不是人家。”
我想很多孩子都被父母說過:“你看看人家誰誰誰,學習好,還聽話。你看看你,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看你以后怎么辦”。
如果你也聽過這句話,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_
過年,拜年,七大姑八大姨的湊在一起,坐下來,喝茶,嗑瓜子,聊天。嘮嘮家常是一件幸福的事。
談論起自己的兒女,都有說不完的事情,如誰家的孩子考試成績有多好,能上一個好學校;誰家的孩子找了一個好工作,賺得了一份好薪水;誰家的孩子找了一個好的男朋友,有車、有房、有本事。這些也當然都會是親戚們聊天時必然存在的話題。
只是那些大人們啊,你們可以聊聊孩子們現在的生活,但請不要聊完之后對自己的孩子說那句:你看看人家。
也許人家是很好,但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一模一樣的,想法不同,追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相互比較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學習好、成績好的人都有他們自己優秀的一面,可以通過不斷地努力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夢想,因為他們認為學習是實現他們目標的唯一途徑。而學習不好的人,除了學習,難道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嗎?雖然也有變成壞孩子的模樣,但是也不能就否定一個人的將來,我也聽說過沒有文憑的人一樣可以創業成功,收獲美好。也許道路會很艱難,遇到的挫折意想不到,但是勇敢堅持依然會克服重重困難。
一個人專科,一個人本科,只因為高考那道防線,似乎是給兩個人劃下了結界。那么再往上說,研究生、博士生、或者留學生,學歷越來越高,能一個一個的比嗎?
專科讀三年,本科讀四年。專科生在大三下學期能夠盡早找到一份實習是一件好的事情,這樣也可以盡快的接觸社會,積累一些經驗。與之相對,本科生在剩下的一年半時間,或者一年的時間,她可以更好地多學習一些知識,多掌握一項技能,也就會在她以后找工作時,多一份支撐自己的力量。
畢業后,每個人的職業規劃不同,工作發展方向不同。一個人可能畢業后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得到了一份不錯的薪水,然后保持著上進心,一路往上攀爬。另一個人可能畢業后不想為別人工作,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開始創業。創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可能三年五年就可以做的風生水起,事事順利,凡事都需要經過時間的打磨,經過一次次失敗之后才能越來越硬氣。
所以啊,兩個人之間不存在可比性。
談到愛情,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找到一個知書達理、溫柔賢惠的女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找到一個家庭優越、品行兼優的男朋友。尤其是有女兒的父母,都會對男方的家庭條件十分看重。
是的,其實這個我們都能理解,畢竟作為父母,誰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以后辛辛苦苦的生活。
只是再仔細的想來,我們是不是不應該只看見一個人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呢?因為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們都很年輕,也有手有腳,有時間有精力去為以后而努力奮斗。所以啊,未來如何,我們都不知道。
我聽說過一窮二白的人用自己的雙手換來了幸福的生活,雖然不是多么的大富大貴,但是也足以安安穩穩的享受生活所帶來的快樂。我也聽說過嫁入豪門之人遭受到婆婆的冷眼相待,丈夫的又愛新歡,雖然金錢滿足了她對生活的欲望,但是幸福卻離她越來越遠。
電影《阿甘正傳》里我很喜歡的一句臺詞:“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譯為:“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么味道。”
因此,我們不能只在乎眼前的物質,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歲月漫長,永遠也不知道明天會經歷怎樣的事情,擁有什么樣的東西。
而孩子們啊,也不要去在意父母說的話,因為他們不是對自己孩子的不信任,只是在一瞬間,別人家孩子的好暫時占據了上峰而已。我們只需要笑笑而過,然后跟隨著自己的內心,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完成自己的一個個目標就可以了。
雖然,這些大道理我也都明白,但是我偶而也會犯糊涂。我也會因為看到比我優秀的同齡人得到了美好的成就而感到羨慕;我也會因為比我年齡還小的人現在卻比我還強大而感到恐懼;我也會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膽小懦弱而感到卑怯。
這些糊涂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我們只需要發揮好的那一部分,來激勵自己每天都能進步,而不是讓自己更加的自卑。
最后調整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你是你。
人與人生來就是獨特的,沒有完全相同,只有獨一無二。不必因為看見別人的好,就想辦法去走那個人的路,因為你走著走著也許就會迷路。
你可以去借鑒人家的優點,但是不要完全的去模仿人家的生活,因為你不是人家。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