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考試季。以為自己已經豁達到不會在意成績了,可是C+出現的一瞬間還是感到席卷而來的無力感與不甘。
直到今天,考試成績仍然是我衡量自己的標準,可能也是我衡量別人的重要標準。
而且,我仍然不太敢正視自己淋漓的成績:怕自己發揮不好,怕老師給分嚴苛,怕自己答題要求不符合他們的要求。
讓我萬分驚喜的是,憲法拿了A。期中考錯過以后,我一直想辦法在彌補。尤其是最后一道大題,又表達了自己,又用上了充分的積累。
回頭想想,哲導成績一般是因為太自我、不學術?馬新的崩潰是因為結構太松散?平時不積極做pre表現?
我想要怎樣的成績?我相應地想要付出多少?我有多熱愛學習?我有多能抵制distraction?
從生命的深度和廣度來看問題,和分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