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群里聊的砸開了鍋,大家都在吐槽父母親戚各種花式逼婚法。
最常見的是雙方知道對方簡單的工作收入家庭背景后通過第三方交換微信號,在老媽的眼皮底下聊天見面相親。
最狗血的是雙方父母在你們回家前已經在媒人或者自動自發的情況下相互串門,等你回家的時候你媽約上未來女婿一家一起共餐商議婚事進程,而此刻你對男方的認知僅僅停留在你媽描述的詞語上。
最無法忍受的是你對象趁過年拿要么結婚要么分手來威脅你,一人威脅還不夠,還帶上他的父母外加你的父母,讓你在道德底線邊緣掙扎。
同樣是二十五六歲,為什么我過年沒有遭遇逼婚的窘境?
今天初五了,在家的第十天,年前見的主要是爸爸這邊的親戚,年后見的是媽媽那邊的親戚,以家庭為單位總共見的親戚總數不低于20家,除了大我7歲的表姐一起自拍的時候,隨口問了句什么時候帶男朋友回來看看?其他的人一概沒有正面提及我的婚姻問題。
所以在鞭炮與鑼鼓喧鬧的氣氛中,我依然可以看書、碼字、賞美景,讓自己每一天活成昨晚計劃的那樣。
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事情,總是有跡可循的,秘方透露三點。
一、讓自己看起來像尚未畢業的學生
小咪,放學回來啦! 這是每年我在村里閑逛時,聽到最多的打招呼方式。
小咪,現在是讀高中還是大學?這是客人吃飯前最常問的問題。
怎么做能產生這種群體效應呢?
首先,走在路上,主動和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問好,面帶燦爛的笑容的同時要附帶一句祝福語或贊美語,知書達理是學生的外在表現。
例如:嬸嬸好,一年不見你怎么越來越年輕了。
????????? 爺爺,身體還好吧?
其次,在服裝選擇上以粉色、黃色、綠色等暖色調為主,在鞋的穿搭上平底休閑鞋、雪地靴勝于長筒皮靴、高跟鞋;妝容上避免濃妝艷抹,宜淡妝,略施腮紅;配飾上手表、眼鏡為標配、戒指、耳環應拋棄。總之一切以體現青春活力為準則。
最后在行為表現上要落實學生的風貌,看書寫字是必備,當大家都沉迷于麻將、斗地主時,你在看書做筆記;當親戚來你家串門時,看到你正從房間拿本書出來倒茶;當你去親戚家拜年時,還不忘教弟弟妹妹做寒假作業,儼然一個好學生的模樣。
哪有還沒畢業就結婚的理。
二、學會講故事,讓父母感同身受
其實回到家的當天,我媽也絮絮叨叨的說了相親的事,但從第二天起改變觀念,認為結婚是件小事,兩個人的三觀合不合才是關鍵。
改變的原因,來自我講的兩個同學的故事。一個大學畢業就被家里人逼著和相處不到半年的男朋友結婚,婚后不到半年就鬧離婚了,然后抑郁在家一年無法工作;一個奉子成婚后,在小孩教育上和婆婆沖突很大,又暫時沒有能力買房搬出去單獨生活,婆媳關系緊張的同時夫妻關系也面臨著沖擊。在我詳細生動的描述完以上兩個悲劇后,老媽眉頭緊鎖,略有所思后感嘆:看來婚姻的事,不能著急,不然耽誤了該有的幸福。
講故事遠比敷衍拒絕來的靠譜,畢竟父母催婚的目的就是希望我們幸福快樂,如果通過故事讓他們知道,不按自己意愿進行的婚姻會過得不幸福,那么他們就會放棄這種無效的方法。
故事講的好,月老也喊好。
三、有一群可愛真實的長輩
可愛真實的長輩不是每家都有,但也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同一位爺爺可能今天催著A外孫趕緊結婚生子,明天對B外孫說結婚前要多談幾年,性格不合的走在一起生活很累。態度的不同來源你給爺爺的感覺是再過幾年沒人要的主,還是對未來有規劃的青年才俊。
其實長輩們都知道年輕人事業是大于婚姻的,但前提是你得有事業,否則他們只能寄希望你在婚姻上盡快穩定。
飯后,桌上的碗筷已收拾完畢,爺爺邊喝茶邊對我說:小咪結婚的事,千萬不要急。有對象了要多相處一段時間,對象對象要是對的才行,兩個人觀念態度一致很重要,不要一個人往東一個人往西,經常吵吵鬧鬧的日子不好過。爺爺七十多歲了,見了很多了結婚,也見了很多人離婚,婚前的了解很重要。
不僅是爺爺,叔叔嬸嬸姨媽表姐表哥這些已婚人士都在用親身經歷誠實的告訴我:婚姻急不得,慢慢來,比較快。
《奇葩大會》中,著名學者李銀河老師提出“婚姻終將消亡”。現在人的壽命越活越長,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未來五十年人類有可能實現永生,要你在二十多歲決定接下來四五十年的婚姻伴侶本是難事,何須著急。
最后希望如果你選擇了婚姻,是因為你遇到了想要結婚的人,你選擇不結婚,要么是因為目前的狀態不適合,要么是內心并沒有想要一段常規的婚姻,無論如何都不能因為到了年紀身邊人覺得你應該結婚了,你應該生孩子了,你就去做這件事情,你的人生終究是為自己而活的人生,要和社會妥協的事情已經很多,如果連婚姻也成為其中一件,何其不幸。
如果你已經啟程回到工作崗位,愿此文來年再用。
我是歐小咪呀,沒有特長,只有腿長的90后處女座,生活中的段子手,語不驚人死不休。